2030年国际旅游岛建设基本完成
(2010-02-08 17:45:49)
标签:
乡村旅游产业群国际旅游城乡经济海南杂谈 |
分类: 【海南焦点】 |
海南省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总体规划通过专家组论证评审
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后的第一部省域纲领性规划——《海南省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总体规划》(以下简称《总体规划》),经过两天时间20多名国内资深专家的“会诊”,目前基本通过了专家组的论证评审。住建部总经济师李秉仁说,《总体规划》有利于从省域层面把握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总体特征和规律,综合协调和统筹利用各种资源要素,为海南省委、省政府科学决策提供规划依据。
2020年国际旅游岛建设初步完成
海南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新格局基本实现
到2020年,海南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新格局基本实现,国际旅游岛建设初步完成,全省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在全省率先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初步建成世界一流的海岛休闲度假旅游胜地;全省发展相对均衡,地区差距进一步缩小。
到2030年,海南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全面实现,国际旅游岛建设基本完成,“两区三地一平台”的国际旅游岛战略定位全面落实。服务业成为海南国民经济的绝对主导,国际旅游岛的全球知名度和影响力基本确立。
建设“一海、两市、三区、多片(点)”旅游发展格局
发展豪华邮轮南海游 建游艇业基地
面向国际旅游岛建设、遵循旅游岛资源分布特点,建设海南“一海、两市、三区、多片(点)”的旅游整体发展格局。
一海,即南海。重点是发展“豪华邮轮南海旅游”;开发海上游船旅游;建设中国游艇业基地。
两市,即海口、三亚。发挥海口、三亚两个核心旅游城市的作用,将其周边旅游资源和产品纳入,打造海口和三亚核心旅游区。
三区,即东部旅游带、中部旅游区和西部旅游带。
多片(点),即特色旅游镇、村。根据资源分布的特色,构建多个乡村旅游发展区、生态旅游发展区和民俗文化旅游发展区,作为支撑城乡特色旅游发展的重点。
培育“两大核心三大支撑”现代产业体系
两大核心产业群
旅游产业群
充分发挥海南城乡旅游资源价值,着力提高海南旅游业发展质量,打造具有海南特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旅游产业体系。具体而言,有国际竞争力的海南旅游产业群,涵盖旅游产业和旅游附加产业两大门类。其中,旅游产业门类,包括农业观光旅游业、历史遗迹旅游业、赛事旅游业、会展旅游业、康复旅游业、无居民岛屿旅游等;旅游附加产业门类,包括旅游产品加工制造业、旅游咨询服务业、旅游策划项目服务业等。
现代服务业产业群
以改善岛内生产生活环境、满足岛外旅游者需求为导向,加强旅游产业的延伸,快速提升与旅游产业相关的配套产业的发展,加强以旅游产业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产业群,成为海南省经济发展的产业支柱。
三大支撑产业群
热带现代农业产业群
在现有优势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热带水果、瓜菜等现代特色农业;积极推动热带特色农业与旅游业相结合,制定实施观光农业、休闲农业支持计划。
资源能源产业群
依托资源特色和大项目大企业所形成的产业基础,培育发展形成资源能源产业群,作为提升海南整体经济实力,支撑海南跨越式发展的重点产业群。通过加大海洋石油资源勘探开发力度,提高海洋油气资源开发利用水平,把海南建成南海油气资源勘探开发服务和加工基地,适时规划建设国家石油战略储备基地。
现代制造业产业群
鼓励发展提高技术产业,具有包括以南药、黎药、海洋药物为代表的生物医药产业,加快海口药谷建设;以光伏新能源、风能发电、潮汐能发电等为代表的新能源、新材料产业;依托文昌航天发射基地发展起来的航天及相关技术产业等。
规划建设
16个乡村旅游发展区
海口滨海乡村发展区、海口城郊乡村旅游发展区、临高滨海乡村旅游发展区、儋州滨海乡村旅游发展区、澄迈城郊乡村旅游发展区、儋州城郊乡村旅游发展区、文昌滨海乡村旅游发展区、南丽湖乡村旅游发展区、母瑞山乡村旅游发展区、琼海城郊乡村旅游发展区、琼海滨海旅游、东方滨海乡村旅游发展区、昌江南部乡村旅游发展区、万宁滨海乡村旅游发展区、三亚城郊乡村旅游发展区、乐东三亚陵水滨海乡村旅游发展区。
旅游岛博客:blog.sina.com.cn/lvyoud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