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毒食品与道德危机

(2011-07-12 12:38:32)
标签:

杂谈

和文化一样,道德问题是最容易被中国人拿来说事的。所有制度出的问题,权力出的问题,最后都会被倾倒进“道德垃圾箱”,道德成了遮羞布,道德成了替罪羊。而且用道德指责别人的时候,是建立在一个容易令人产生“快感”的假定上—那就是他比别人更道德。这不,史上罕见的大规模“毒食品危机”出现在了中国,人神共怒,纷纷用道德指责造假者,不可否认造假者确实存在道德问题,我也无意替他们辩护。但我的疑问是:这仅仅是道德问题吗?

第一节       大规模的道德问题一定不是道德问题(腐败问题也是一样)。

人类的行为只遵循一个准则:它就是趋利避害原则。人类行为的理性是建立在主体对于“得与失”之间的比较,只有在他认为得大于失的情况下才会开始行动,否则就是无意义的梦游。道德的顺利实施必须建立在利益机制上,否则没有人会为了道德而道德的,当道德选择给人们带来“利润”的时候,人就会进行正向选择;反之,如果带来“亏损”,人就会进行反向选择。

总有“道德堕落”的人想以偷窃为生,所以一个社会有一些小偷是正常的,但是全是小偷就不正常了。怎么全成小偷了呢?那说明偷窃的“得”一定是大于“失”(没受到足够惩罚)。在这种情况下,不偷的人反而常常被小偷“罚款”,成了“傻子”,这会促使普通也纷纷以偷窃为生了。这哪里是道德问题呢?分明是激励机制出了问题。就拿毒食品来说吧,在竞争逐利的环境中,人人都想获胜,“非法”降低成本无疑是“捷径”之一。总有一两个“老鼠”率先在食品“下毒”,然后销售业绩直线上升。如果其下毒行为没有被足够及时地惩罚,那么没下毒的“有道德”人士就面临着“囚徒困境”,如果他不跟随老鼠的做法,很快就会关门大吉,在遭受生存危机的情况下,遵守道德已经失去了意义,其失远远大于得,于是他们也用“下毒”手法来降低自己的成本,结果是一只老鼠引发了一筐道德冤案。率先“下毒”的老鼠没有受到及时和足够的惩罚,甚至还“遭到”了猫的呵护,这如何能不出现大规模的“道德危机”呢?!

第二节       政府畸形的经济政策“倒逼”的

我在前文说过,中国政府对于商品实行残酷的“价格歧视”。他们认为食品涨价就是“通胀”,而房子涨价却是“升值”。在房屋价格上涨10倍的情况下,中国大量的经济资源被货币手段“文明地征用”去修建了房屋,农业因资源流失导致成本急剧上升,按理应通过涨价来避免资源不断流失。但是你想涨价吗?门都没有。我们政府“闲不住的手”不断“平抑”食品价格,用储备粮像操纵股价一样“调节”粮食价格;甚至还从美国进口猪肉、粮食来打压国内食品价格。食品售价确实被平抑了,但是食品业的成本却没有被“平抑”,这导致了该行业出现严重的亏损(农民养猪、种粮亏得惨不忍睹。稻谷1元一斤,1元在中国还能买到什么?一粒沙子的价格甚至高于一颗稻米的价格,这对农民简直是侮辱!)。谁都要生存,那么只有进行“倒逼成本”地“偷工减料”了。

我们经常调研售价,但是我们从不调研成本。当我们“看不懂”猪肉价格因为打击瘦肉精暴涨的时候,为什么就不能算一笔一年级的数学题呢?您知道一斤不下毒的“天然”猪肉直接生产成本是多少吗?至少20元一斤。再加上流通、税费和合理利润,您想吃“非化工”猪肉,至少要给出30元一斤的价格。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政府非要让猪肉保持在18元一斤,那么对不起这猪肉肯定就不是人可以吃的猪肉了。中国的钱都让花在住房上了,房地产的花费占比中国总产出60%至少以上,而粮食的农业占比不会超过20%,这么低下的农业生产率,这么少的资源能够生产出足够数量和品质的食品吗?无米之炊啊!怎么做?正是用“化工手段”提高产量、降低成本,中国人才有足够的“垃圾食品”可以吃,否则只有“垃圾”而没有“食品”!住在“豪宅”里吃垃圾,这就是中国人“被幸福”的生活,当然,这更是某些人最爱听的“中国奇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