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青春啊青春

(2010-12-31 11:35:45)
标签:

杂谈

http://s13/bmiddle/63cdc669t98ac96523dec&690

十年前的一天,我在众目睽睽之下,第一次用一根7号金属棒将一颗小白球击出150码的时候,我就认定自己是一个高尔夫球天才,对于这一点,与我同去北京康城练习场的朋友们无人反对,因为我们都是第一次打练习球,我打得最直最远。我的自信并不是空穴来风,因为在那之前6年,当我高中还没毕业的时候,我在山西太原的一座公园里就曾经打过18洞,用一支推杆,18洞的全长可能还不到150码。那场球,或者更准确地说是推杆游戏,我只超出标准杆5杆。虽然10元钱18洞的开销比打路边台球贵出不少,但我在游戏中获得了台球不能比拟的快乐,那天我还成了同组球员我弟弟的偶像。虽然这个叫高尔夫的游戏项目只在公园里停留了一个星期,但也足够让我坚信,我和它冥冥中有种不解之缘。

 

高尔夫是一项和时间密不可分的运动,无论从那支掉了漆的练习推杆算起,还是从那支应该是拷贝杆的7号铁算起,我在中国都算是资深球手。时间有一种残忍的力量,没多久,它就让我明白了其实我根本不是高尔夫天才,不过这个铁一样的事实并没有丝毫消减我对高尔夫的热爱。

 

我是学理工的,十年前那个新生事物互联网兴风作浪的年代,找工作比较容易,和同龄人相比,收入已算不错,但高尔夫绝对是个奢侈的爱好,当时我用来做替代品的篮球和保龄球事实上并不能真正代替它。我知道,如果想低成本地玩这种昂贵的游戏,只有从事与之相关的工作,于是我制定了一个计划。

 

计划的结果是这样的:我不断为时尚类杂志投稿,赢得了时任《高尔夫》杂志主编李超和编辑部主任罗元熙的认可,学理工的我被破格录用,成为了一名高尔夫编辑。当时编辑部的同事喜欢亲身参与这项又累又贵运动的人不多,于是我这个另类获得了采写球场的机会。冒着不务正业的罪名和减薪扣稿费的损失,我在一年多的时间里打了100多座球场,其中大概有一半都在工作计划之外。这些计划外的球证明了一件事:《高尔夫》杂志在当时中国的高尔夫行业内拥有的地位是其他专业媒体不能比拟的。正是《高尔夫》的品牌力量,让我在还买不起一辆小车的时候就让自己的成绩稳定到了八十多杆。那时候,想去练习场,就必须“蹭”其他球友的车,要不然,就得倒几趟公交车,由于动作不对也没人指导,丑陋的挥杆动作一直保持到现在。

 

我家有一个摆放纪念品的柜子,上边摆着一个相框裱好的, A4大小的证书,记录着我的第一个一杆进洞。人的一生中都有一些令自己得意的闪光时刻,这个一杆进洞无疑是我其中的一个。从事媒体行业这么多年,听说过许多令人啧啧称奇的一杆进洞,但没几个能比得上我这个。

 

证书上用日文写着:

时间:平成16年9月24日

地点:日本九州熊本县阿苏高原俱乐部

姓名:张剑虹 年龄:27岁

职业:中国的《高尔夫》杂志

职位:编辑

地址:中国北京市朝阳区西坝河168号恒川公寓O座

球洞:3号洞  距离:130码

使用球:MAXFLI

使用球杆:美津浓 劈起杆

同伴者姓名:真子胜

 

这个故事中最离奇的部分就是这个同伴者。直到现在,我一直认为他们是高尔夫上帝派来的。因为那天大雨瓢泼,不愿意错过打球的我毅然背起球杆,一个人打完18洞,没有球童,也没有同组球员,只有一个人。但当我打到第三洞的时候,果岭上四个日本老者仿佛从天而降,他们推完后并没有离开,坐在球车上目送我从发球台将球送进球洞,他们于是变成了我高尔夫生涯中一个重大事件的目击证人。而我也得以成功地避免了高尔夫历史上的最大悲剧:一杆进洞没人作证。

 

在这个洞有家公司为一杆进洞者赞助了365瓶体育饮料,由于过不了海关,赞助商折了现,我得到了人生第一笔打球赚的“外”快:3万日元。还有一件事我要着重申明,靠着这个一杆进洞,我的高尔夫生涯第一次突破90杆,那场球的成绩刚好是88杆。

 

作编辑的日子简单快乐,用公司配备的一套美津浓美规职业杆,我在公司同事中率先突破了100杆,90杆,80杆,这套杆跟随我去过中国的100多座球场,和杂志上一页页彩色的铜版纸一起,见证了一个热血青年在绿茵球场上挥洒青春热汗,记录成败得失的全过程。

 

成为一名编辑之前,我就从事市场营销工作,现在的工作性质也差不多,市场营销的最高境界是“分享”,高尔夫的核心价值也是分享,绝大多数球员都是通过身边朋友的分享带动拿起球杆的,然后在分享中一生相伴。高尔夫的杂志就是记录分享的圣经,好的技术动作,好的球具,好的球场,好的故事。我作为高尔夫的媒体从业人员,成为大家彼此分享的桥梁,自己也乐在其中。

 

时间的力量还在于它一直不停地跑。从我离开《高尔夫》那天算起已经6年多过去,这期间,作为朝阳产业的中国高尔夫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球场的数量翻了一番,打球人口天天都在大幅度增加,中国有了奖金700万美元的世锦赛,老虎在上海四次铩羽,梁文冲拿过亚洲奖金王……作为这些大事件的重要见证者之一,刚满十周岁的《高尔夫》始终如一,继续快乐地与读者分享高尔夫在中国的青春律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冠军的心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