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韩师徒的前世今生

标签:
杂谈 |
http://s5/bmiddle/63cdc669t8c4446eccee4&690
这是韩国人从政经商的座右铭,瓜田李下在拜金浪潮冲击下已非禁忌,淡出了中国人的视野
中国是东方文化的发祥地,在东亚三国中日韩中,我们有种大哥和大国情绪,自古以来,中国人习惯把儒家文化的两个支流日韩称之为“东夷”。不过事实上,除了地大物博之外,现在所谓“中华正统”的中国在文化、商业的各个领域反而更加“蛮夷”。
这次我们单从高尔夫的角度说说韩流,通过我最近一周的观察,我想发掘一下短短十年之内,为什么泡菜军团能占据世界女子高坛的半壁江山,为什么一个农家子弟梁容银能一对一打败老虎拿到大满贯,另一个农家子弟崔京州能在孤军奋战中赢得7个美巡桂冠,为什么中韩职业对抗赛变成韩国职业表演赛……
现象一:
某一天,在聊天中我发现同一饭桌上的七八个韩国朋友每人都能写一手中国字,还能深刻理解“管鲍之交”和“竹马好友”这样的中国人都很少使用的成语,以应对当时情景。同时,他们中绝大部分人都能说清楚自己的祖先来自中国的哪个朝代,自己的姓氏有什么背景,并且自己是多少代的传人。还有,无论男女,他们都至少拥有一套传统服饰,在节日和重大场合穿着,我们的唐装和旗袍与韩服和日本的和服相比,份量还是太轻。
还有一天,我去拜访一个韩国合作伙伴的办公室,一进门,忽见他的电脑背后贴着一张纸条,上书两行汉字: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
他说这是他从小接受的做人尤其是经商的原则,在各种不良诱惑之下,他要用这两句话时刻警醒自己。他还说,在韩国,宗教并不算盛行。但家家都有祭祖的习惯,面对列祖列宗的忏悔过程事实上起到了宗教仪式的效果,能净化人心。
结论:深入骨髓的儒家文化能让韩国球员在“十年寒窗”的寂寞训练中找到内心的平和。在成绩和挫折面前不骄不馁,淡定从容。
http://s2/bmiddle/63cdc669t8c445e1a1091&690
韩国的文化土特产不多,借来的中华文化在此落地生根,发扬广大了
现象二:
我在首尔地区的最大的公众球场SKY72打了18洞,那天是周三,72洞的球场却已经订满。打完球后,我在硕大的男子浴室看到的100多个裸男中,超过80个人都有健硕的胸大肌和肱二头,身材挺拔适中。而在中国,我看到的八成的男性(还是打高尔夫球的)只能用肥大的将军肚吸引眼球。
一周韩国之行,我在商务会谈中结识的十多个男性商务人士和公司白领中超过一半人常年参与各种运动,练习至少一种武术,其中有三个是跆拳道或散打的黑带。一想到这里我心中翻腾起伏,周杰伦歌中唱道:“东亚病夫的招牌,已被我一脚踢开。”这句话是恐怕是用民间传说自我催眠罢了!
结论:中国的全民健身体系可能是全球最差之一,很多的体育迷只是用眼睛参与运动。在这种群众基础之下,即使我们用举国体制足球还是踢不进世界杯,逢韩基本败。而韩国在体育领域中,至少男性都是全民皆兵。这种从小磨练的狠劲和霸气自然渗透到工作和赛场上了。
http://s8/bmiddle/63cdc669t8c4465bbd6e7&690
仁川亚洲最大的练习场,隶属于sky72,图上这个区域可以练习各种坡位击球的准确性
现象三:
周四的时候,在一个合作伙伴的企业中开完会已经是当地时间晚上八点了,出门的时候路过办公区,发现几十号人围坐在一起,中间站立一人,手持话筒,深情严肃,声调悲痛。我赶紧问这个当老板的朋友出什么事了。他说这是公司每天两次的例会,早上是励志会相互鼓励,晚上是总结会自我检讨分享每天的得失,在他的公司,15年来天天如此。他说在韩国的许多企业中都有这样的文化,发源自日本,早已落地生根。
结论:高尔夫不仅是一项体力运动,更是一种脑力运动,只有在不断地鼓励-总结-批评-颠覆-重塑中曲线前进中,才能磨练出一位冠军球员。韩国的企业文化,恰好吻合塑造高尔夫人才的心理需求。
就先说到这儿,总之同文同种的韩国,十年之间在高尔夫领域已经遥遥领先于我们,既然老输给对手,就不妨在未来将对手作为老师虚心学习。事实上,韩国和日本在过去的两千多年来也一直是这样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