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崩盘的新偶像时代

(2010-01-05 14:36:38)
标签:

文化

虽然说,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但人岂能停止思考。比如我,琐碎无趣的工作事物持续几天,大脑系统盘的运转速度就骤减。于是拿起笔,或者把手放在键盘上,给自己的心灵杀杀毒,整理一下脑细胞碎片。希望灵魂能够变得清静。

 

可惜清静也是暂时的,所以这个清理工作要永远持续。这也就是“拂尘时时拂,不使留尘埃。”的道理。但不知今生今世能否触及“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至高境界。

又扯远了。

 

前两天罗格批评泰格·伍兹没有做好青少年的榜样,并且说运动员有责任成为青少年的榜样。看到这个话题,我就开始思考了。到底谁有资格成为我两岁女儿的榜样。

 

泰格·伍兹的绯闻事件为濒临崩盘的偶像文化压上了最后一根稻草。所谓偶像文化(我给的定义)是二战后以美国为首的世界各国第三产业蓬勃发展的衍生品。主要是由娱乐和体育产业进入高速商业化运作后,把拥有超常相貌和技艺的专业人士包装成所谓“明星”,成为寻常百姓消费、行为甚至思考的引导者。明星崇拜,在佛所说的“末法时期”已经拥有了与宗教信仰叫板的力量。

 http://s6/small/63cdc669t7c64efca0d55&690

当活人成为偶像的时候,一出出悲剧拉开了帷幕

 

信仰能让人舍己救人,自我牺牲,无偿奉献,也能让人在“无间地狱”中成为潜伏特工,置生死于度外。但还能让人集体自杀,自焚,成为人体炸弹。

 

明星偶像呢?能让人心潮澎湃,心跳加速。也能劝人吃假药,喝毒奶。还能让人偷偷消费“谁用谁知道它没用”的蚁力神。有个女孩是不是为了能见刘德华连亲爹也不认了?

 

黑格尔说存在即合理,那偶像除了能刺激消费,还有什么高尚的意义?

 

偶像在字典里的本意是用木头和泥土等制成的人形。从原始社会开始,人类崇拜自己塑造的偶像,或叫“神像”已经有数万年了。偶像之所以能在如此漫长的岁月里代表着“神”的存在,有几个重要的特性:不能说话,不能行动,而且必须有人抬着。

 

但现在情况变了,偶像变成了活人,我姑且叫它“新偶像时代”。偶像能唱能跳,能说话,能打球,能演戏,能思考,更漂亮了,更英俊了,可爱了。偶像还说:“你们别老抬着我,我自己会走。”于是一不留神,偶像犯错了。他们会情人,拍艳照,抽大麻,卖假药……在互联网,数码相机,狗仔队和人肉搜索的联合攻势下,原本令人崇拜的偶像们溃不成军,劣迹斑斑,最终变得令人发指。

 

偶像出事了,原本已经习惯把活偶像当成神像的人们勃然大怒,开始讨伐,把偶像抬起来,集体吆喝着奋力举起摔碎,踩得稀巴烂。

 

后来呢?后来是个悲剧。因为事实是活人成不了偶像,就像三岁的孩子当不了皇帝。但活人继续被包装成偶像。就像大清国必须要有个皇帝,于是一个三岁的孩子坐上了龙椅。在震耳欲聋的“吾皇万岁”声中开始了自己戏剧而悲凉的人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