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看自己的照片和日志
(2023-10-12 11:00:34)分类: 生活随感 |
之前抑郁症的时候,从好转到基本治愈,没有很明显的界线,自己因为在这个过程中,也很难意识到哪个时期是真的好了。
但我从大学开始,就有整理电子照片的习惯,会把照片按照日期归类,放到不同文件夹里,文件夹也是按照日期+主要事件这样的方式命名,很清晰明了。
等抑郁症过了两三年之后,我看照片的时候,才明显发现,哪段时期其实还在抑郁中,哪段时间基本好了。2015年整整一年,照片只有三个文件夹,而其他年份都有十几到二十几个文件夹。而2016年照片就又开始多了起来,这也更清晰有力的印证了我的感觉,从2014年底到2015年初,这三四个月是开始抑郁的时间,从2015年初到2016年初或者2016年中,这一年多的时间,是我在缓慢治愈抑郁的过程。
到2016年6月1日,我写下日志《2016,新年快乐》,这才基本上算从抑郁中恢复过来。
现在看照片,我发现2019年下半年和2020年的照片也比较少,但没有2015年那么少,那段时期是没有抑郁症,但有些down的。照片竟然就能很清晰的反映出一个时期我的状态,而且可能比我自己察觉到的更真实和客观。
最近想要写日志的时候,回看了一下自己以前的日志,也能发现一些自己以前没太察觉的事情。
日志没有照片那么一目了然,主要是看“生活随感”这一类日志,写的比较多的时间,是2014年、2015年、2020年,这三个年份。结合我自己过去那些年的经历和状态来看,我写日志多的时候,都是我遇到了困难,但努力挣扎的时候,我的日志多数其实都表达或者映射了我的抗争,我的苦苦挣扎,努力寻求出路,我像一个勇敢的战士,在奋力拼杀战斗。
2014年,是三观的震撼和重塑,以前多年固有的认知和价值体系的崩塌。
2015年,是对抗抑郁的一年。
2020年,是焦虑和对未来的迷茫不安,以及年龄焦虑。
写日志基本都是我要走出困境,但还没能完全走出困境的时候。如果是深陷困境,完全没有走出的时候,我没有心力去写日志,如果是完全走出困境以后,我也没什么必要去写日志了。
保留这些小习惯,能记录一些自己的生活,感觉还挺好。尤其像我这种,对自己的状态和情绪,经常冷漠又迟钝的人,通过这些日常的记录,看见了真实的自己。
谢谢我自己,辛苦了,原来这些年一直都在拼尽全力,没有放弃,勇敢战斗。
前一篇:2023-02-13梦到梦梦怀孕
后一篇:最近很多感慨:看梦梦爬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