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运的偶然与必然(续一)——摘自给你一袋盐
(2022-04-12 17:51:42)
标签:
国运偶然必然 |
分类: 历史的天空 |
拥有力量但缺乏克制,结果是引起周边国家,甚至盟友的广泛的恐惧,“失道寡助”,最终被群殴致死。像德国和日本、苏联的尿性,就算跟邻国妥协,也不过是阴谋而已,傻子才信。这是缺乏定力导致缺乏国际信誉的结果。看似是运气,实则必然。
莎士比亚在《李尔王》中所说:不要给穷人一匹马,他会把马跑到累死。小老板最危险的不是赚不到钱,而是侥幸给他赚了第一桶金。要么忘乎所以可劲造到家破人亡,要么自认为可比肩盖茨马斯克,盲目上大项目,最终不仅把赚的赔光,还欠了一辈子都还不完的债。德、日、苏等国的衰落过程,不就和小老板一样吗?
国家的定力和人的定力何其相似!脱贫之所以难,难在品质而不是运气。国家的定力,也必然与其国民品质相关。英美的定力,与盎格鲁撒克逊新教伦理分不开。那么,中华民族会具备盎格鲁撒克逊人的定力吗?
我相信是有的,因为华人品质之优良,相比新教伦理有过之而无不及。比如勤俭、家庭责任、重视教育等。海外华人在东南亚不定期被屠杀,在美国被排华直到1950年代。然而,几代人后,华人成为东南亚最富裕的族群,在美国也成为平均收入、教育程度均超越白人的成功族群。以至于《美国种族简史》感叹:华人在任何地方都能发财致富!
没有对比就没有发现。去了海外,我们才注意到中华民族身上独特的优良品质:海外华人的品质就是定力,不管别人怎么侮辱、打压、歧视,华人总是那么勤奋、向上。赚了钱后,华人不会像一些民族那样及时行乐,而是省吃俭用攒起来,买房子、给孩子最好的教育、寄回国内孝敬父母、捐给祖国帮助建设。
上下5000年,中国人正是靠这种定力,一次次在废墟中重建被烧毁的家园,一次次在泪水中播种被抢掠的农田,一次次在尸山血海中重建强大的国家。这种定力是偶然吗?当然不是。5000年里,华夏经历无数次饥荒战乱,动辄被消灭50%—90%的人口。定力不足的基因没有机会延续,定力不够的文明没有机会传承。无数代大浪淘沙的结果,造就了地球上生命力像野草一样最顽强的人民。
5000年的文明沉淀、百年来的命运多舛,中国政府的定力亦如中国人民一般历久弥坚。美国政治学家布热津斯基在《战略远见》中评价道:慎重且耐心是中国帝国DNA的一部分。但是中国也雄心勃勃、骄傲自豪,清醒地意识到其独特历史只是其命运的序幕。因此,中国一直比较谨慎,在对外公开宣称寻求世界领导地位方面保持克制。总的来说,他们仍然遵循:冷静观察,稳住阵脚,沉着应对,善于守拙,决不当头,韬光养晦,有所作为。这种谨慎的姿态还恰恰与中国古代孙武的战略不谋而合。孙武令人信服地主张:“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中国对于美国国内问题和对外政策所持的官方态度,显然令人想起这一战略指导。北京的历史信心,与其精于算计的审慎和长远目光密切相关。
反观美国,文明底蕴终归是不足,其定力还是比拥有千年历史的大英帝国差点火候。特别是冷战胜利后,霸权失去约束后的骄横难以遮掩。加上几十年来“个人主义”被当做美国精神宣扬过度,近几届美国总统气质上和华盛顿、林肯、罗斯福的差距越来越大,和脱口秀演员的差距越来越小;国家使命担当越来越淡,个人价值实现越来越浓。
老布什还知道打着联合国旗号“用众之力”,并且给萨达姆留条生路以制衡伊朗,之后的历任总统越来越“飘”。克林顿总统居然在白宫椭圆办公室和女实习生做游戏,小布什甩开联合国穷兵黩武连灭两国挑战帝国坟场,奥巴马总统把白宫当成说段子、拍写真、交名流的个人秀场。特朗普总统则狂到连跟欧、日盟国领袖表面的礼貌都懒得装,狂妄到连医学科学都敢蔑视。新冠疫情在美国的肆虐恐怕人祸多过天灾,正印证了一句老话:上帝欲使其灭亡,必先使其疯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