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柏年,字柯亭(1877年至1923年),字柯亭,号许安,原籍浙江绍兴,寄居济南,因附近有柯亭,故字称柯亭。近代书画家、收藏家。梅、兰、竹、菊随手挥毫,无不神妙,尤工篆、隶,善刻印,有抱影庐印稿行世。收藏很多书、画、字帖及金石拓片。存有石章千余方,心爱之而不肯刻,有石癖名。“抱倜傥不羁之才,挟慷慨悲歌之气,好读书、善饮酒,以其余事发为书画,复以其余工铁笔而最知名,独步一时、目空前哲。”为晚清艺坛奇才和书画大家。事迹《榆园画友录》有载。
胡柏年所作《抱影庐印稿》,大小14*21.5CM,48折本,约编于1908年至1912年,历时至少5年,实为胡柏年“多年心力”所作,该书由娄东姚鹏图作序,胡柏年自序,共钤印208方。印痕均为手印剪裁后粘贴,做工精美,序跋小楷实为力作精品。
http://s13/middle/561e34c0gc0a9929f53ec&690
http://s10/middle/561e34c0gc0a99565c9a9&690
http://s14/middle/561e34c0gc0a9969d9b4d&690
http://s8/middle/561e34c0gc0a9978392a7&690
http://s4/middle/561e34c0gc0a99876a653&690
http://s12/middle/561e34c0gc0a99b8c0b8b&690
http://s13/middle/561e34c0gc0a9a0ee077c&690
济南闹市区深藏老建筑—泰运昌辰旧址
为近代著名书画家关友声所建,胡柏年所书“泰运昌辰”旧址,目前已申报省级文保单位
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济南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人文传统早已为世人熟知,而承载这些历史和人文内涵的,正是无数的人文遗迹和优秀历史老建筑,记者近日从济南市考古研究所获悉,我市文物工作者又从闹市区发现了一处老建筑——— “泰运昌辰”旧址,这处位于鞭指巷南头、紧挨泉城路的优秀老建筑,是我市现存较少的民国时期西洋风格和中国传统四合院风格完美结合的建筑,目前已经申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闹市区深藏优秀老建筑
根据济南市考古研究所艾楠的指点,记者来到了位于鞭指巷70号的“泰运昌辰”旧址。此处紧靠泉城路,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泰运昌辰”旧址在鞭指巷南头的东侧。石质拱券形的临街门楼坐东朝西,上有砖砌女儿墙,正中镶嵌着一块刻有“泰运昌辰”四个大字的石匾,为近代书画家胡柏年于1922年3月所书,门楼顶覆小灰瓦、花脊。内院为四合院,迎门是一座影壁墙,原有二进门,现已被拆除。院内北屋为一座二层楼房,上下共 10间,东西厢房各3间,均为砖石结构,木质梁架。门窗均为砖砌拱券形,上砌砖芽。房屋均为小灰瓦覆顶,花脊。艾楠告诉记者,“泰运昌辰”旧址的北楼是老城区内为数不多的二层五开间的楼房,门楼门洞采用了西方的券柱式结构,为老城区内唯一一处,特别是整个院落小巧别致,建筑规整,保存完好,是济南现存较少的民国时期建造的西洋风格和中国传统四合院风格完美结合的建筑。”
老建筑蕴含深厚人文内涵
艾楠表示,据考证,“泰运昌辰”旧址应为济南盐商世家、近代著名书画家关友声于1922年所建嘤园的一部分。新中国成立后公私合营时曾改为布店,之后曾一度成为织布厂车间。现为济南市历下区房管局管理的出租房。
资料显示,关友声(1906—1970),名际颐,济南人,十四岁开始学习绘画。初学元四家,后受张大千的影响改学石涛。经过多年的艺术实践和艰苦探索,终于博采百家之长,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绘画风格,是当时全国著名的山水画家。此外,他还精于中国书法章草和古典诗词,并有著作问世。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山东艺术学院教授等职。关有声还是老舍的好友,1934年,《关友声画集》由北平京城书局出版,由于右任题写书名,老舍撰写序言。
“泰运昌辰”四个字的题写者胡柏年也很有名,资料显示,胡柏年(1877至1923),字柯亭,号许安,原籍浙江绍兴,寄居济南。梅、兰、竹、菊随手挥毫,无不神妙,尤工篆、隶,善刻印,有抱影庐印存行世。收藏书、画、字帖及金石拓片甚多。存有石章千余方,心爱之而不肯刻,有石癖名。惜年四十七而殁。有《榆园画友录》留世。
艾楠表示,“‘泰运昌辰’旧址本为名人旧居,加上门楼石匾所刻的四字为其好友,近代著名书画家胡柏年所书,因此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与艺术价值。综合来看,无论其历史背景还是建筑本身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已申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艾楠告诉记者,早在2002年,济南市考古研究所组织对全市文物进行普查时,就对该处建筑进行了调查。2009年8月份,配合济南市“魅力济南”工程,济南市文物局对该处建筑又进行了详细地调查。“今年,我们根据省文物局《关于开展第七批全国重点、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申报工作的通知》要求,我市结合第三次文物普查,在完成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申报工作的基础上,对拟申报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进行了认真研究。经组织有关专家现场考察、资料审核和初步评审,认为‘泰运昌辰’旧址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保护状况较好,属于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符合推荐为省级文保单位的标准。”
艾楠表示,鞭指巷人文内涵丰富,著名的陈冕状元府就在“泰运昌辰”往北不远处,如果“泰运昌辰”旧址能被批准为省级文保单位的标准。”
艾楠表示,鞭指巷人文内涵丰富,著名的陈冕状元府就在“泰运昌辰”往北不远处,如果“泰运昌辰”旧址能被批准为省级文保单位,那么就能和陈冕状元府形成呼应,为济南老城区保留更多的人文内涵和历史特色。
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济南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人文传统早已为世人熟知,而承载这些历史和人文内涵的,正是无数的人文遗迹和优秀历史老建筑。位于鞭指巷南头(70号)、紧挨泉城路的一处老建筑——“泰运昌辰”旧址,是济南市现存较少的民国时期西洋风格和中国传统四合院风格完美结合的建筑,目前已经申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泰运昌辰”旧址在鞭指巷南头的东侧。石质拱券形的临街门楼坐东朝西,上有砖砌女儿墙,正中镶嵌着一块刻有“泰运昌辰”四个大字的石匾,为近代书画家胡柏年于1922年3月所书,门楼顶覆小灰瓦、花脊。内院为四合院,迎门是一座影壁墙,原有二进门,现已被拆除。院内北屋为一座二层楼房,上下共
10间,东西厢房各3间,均为砖石结构,木质梁架。门窗均为砖砌拱券形,上砌砖芽。房屋均为小灰瓦覆顶,花脊。“泰运昌辰”旧址的北楼是老城区内为数不多的二层五开间的楼房,门楼门洞采用了西方的券柱式结构,为老城区内唯一一处,特别是整个院落小巧别致,建筑规整,保存完好,是济南现存较少的民国时期建造的西洋风格和中国传统四合院风格完美结合的建筑。
清荷前去拍摄时,大门紧闭。后来绕到已盖好的仿古建筑群(可能叫什么泰蔚广场),突然发现竟可站在旁边的楼上拍摄内景,真是吉人自有天相啊,运气真是不错,因为我看了许多照片均是正面照,从未见过内景照片。
据考证,“泰运昌辰”旧址应为济南盐商世家、近代著名书画家关友声于1922年所建嘤园的一部分。新中国成立后公私合营时曾改为布店,之后曾一度成为织布厂车间。现为济南市历下区房管局管理的出租房。
资料显示,关友声(1906
--1970),名际颐,济南人,十四岁开始学习绘画。初学元四家,后受张大千的影响改学石涛。经过多年的艺术实践和艰苦探索,终于博采百家之长,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绘画风格,是当时全国著名的山水画家。此外,他还精于中国书法章草和古典诗词,并有著作问世。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山东艺术学院教授等职。关友声还是老舍的好友,1934年,《关友声画集》由北平京城书局出版,于右任题写书名,老舍撰写序言。
“泰运昌辰”四个字的题写者胡柏年也很有名。资料显示,胡柏年(1877--1923),字柯亭,号许安,原籍浙江绍兴,寄居济南。梅、兰、竹、菊随手挥毫,无不神妙,尤工篆、隶,善刻印,有抱影庐印存行世。收藏书、画、字帖及金石拓片甚多。存有石章千余方,心爱之而不肯刻,有石癖名。惜年四十七而殁。有《榆园画友录》留世。
有关人士表示,“
‘泰运昌辰’旧址本为名人旧居,加上门楼石匾所刻的四字为其好友、近代著名书画家胡柏年所书,因此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与艺术价值。综合来看,无论其历史背景还是建筑本身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泰运昌辰”旧址门楼
http://s7/mw690/63ca1d90td4b7c4fa6de6&690
http://s15/mw690/63ca1d90td4b7c6fd757e&690
http://s14/mw690/63ca1d90td4b7c8e7123d&690
http://s13/mw690/63ca1d90td4b7cab7439c&690
http://s11/mw690/63ca1d90td4b7cc5e09fa&690
http://s16/mw690/63ca1d90td4b7cddde17f&690
http://s1/mw690/63ca1d90td4b7cf6654b0&690
http://s12/mw690/63ca1d90td4b7d13205ab&690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