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名人性格色彩浅析—蓝色

(2012-07-24 11:47:38)
标签:

蓝色性格

名人

文化

分类: 红黄蓝绿剖析

蓝色性格,和红色对立。让我们开始对蓝色名人了解:

 

http://s9/middle/63c958d1gc58b38d415d8&690

 

白岩松:

皱着眉头,表情凝重,标新立异的修辞,咄咄逼人的口吻,专家一样的评论,学者一般的反问,最后引出自己的希望与思索。机敏和语言犀利是白岩松的优势,他主持的节目深刻而不呆板,活泼而不媚俗,其主持风格自成一派。白岩松睿智,有很强的社会责任感,表面上,他的语言更华丽,更有诗情画意,但藏在一副眼镜后的小而明亮的眼睛告诉我们:他思想更深邃,更沉稳。朴实无华、一身正气,对祖国,对人民真诚的爱;决不哗众取宠,真实做人,在做事中踏踏实实做人,这就是白岩松。(蓝色性格的优势在白岩松身上显现)

白岩松每十年写一本总结性的书。1990~1999年是《痛并快乐着》,2000~2010年是《幸福了吗》。(蓝色不像红色出书的频率和内容变换都很高,蓝色写书更多是写给自己,而非别人)

白岩松2000年对陈帅佛、李湘说,在人的一生中,幸福和痛苦都只占5%,余下的就是平淡的生活。他的平淡生活中包含着三大要素: 一是音乐。 二是足球。 三是心理调节。特好的时候要有危机感,特差的时候也要能够平静下来,想想,前面还有好事等着我呢。(蓝色外表看来不像红色那样大喜大悲,更多的是把情感放在心里)

2000年悉尼奥运会直播的巨大成功令白岩松在感受到荣耀的同时,也令他彷徨不前,并在公众视野消失一年之久。对此,白岩松说:我本命年过得非常糟糕,36岁的时候,你突然觉得你看到终点线了,36岁之前你不太会想死亡这样的问题,本命年,你突然觉得人生到了一半的时候,那种沮丧,我才知道中年危机是什么概念。你对任何事情失去兴趣,有强烈的悲观感绝望感,一种深深的失望。(或许只有蓝色的“后果感”才能解释当时他的内心起伏)。白岩松承认,他经历过非常糟糕的失眠,长达一年,体重从80公斤降至55公斤。他说:你想想,我和我夫人用笔来沟通,你就知道到了什么地步。那是抑郁症,天天想的就是自杀。最后,还是扛过来了,竟连一片安眠药没吃过。他说:每个人都会遇到自己的瓶颈期和低谷期……往往是自己被别人认为是达到一个峰顶的时候,是我最沮丧的时候。 (别人对蓝色的高度关注,会给蓝色内心带来极大的压力)。

 

陈晓楠:凤凰卫视节目主持人。她的主持风格温婉却不失犀利,处处表现出对人性的关爱。前不久在新浪微博上看到陈晓楠对代课教师的关注,让我们看到了一位记者主持人的责任关怀。(蓝色看问题的深度和用词的准确性,与红色的夸张形成鲜明对比)

陈晓楠做事低调沉稳,多年主持生涯中,既没有变换行业,也没有关于自身的负面新闻。她曾参与直播多宗国际大事,包括911事件、伊拉克战争、北京申奥、莫斯科人质事件等。更多的进行深度观察思考类节目。

 

高仓健:

高仓健的魅力在于沉默的力量。不要小看沉默,它实际上是男人的一块试金石。张艺谋拍《千里走单骑》,本来为了适应他的表演风格,台词已经很少,可老高还嫌多,只好再大幅度删减。所以张艺谋评价:“台词很少,甚至不靠台词,就能把戏演得动人,环顾当今世界影坛。只有高仓健一人。

看过高仓健作品的观众,无不像磁铁一样被他深深吸引,且历经数十年而不衰。这就是高仓健,一个靠沉默为武器征服大千世界的男子汉。不仅他扮演的角色是蓝色居多,生活当中的本人也是一个蓝色。 

高仓健曾拥有一段非常令人羡慕的婚姻。当时事业如日中天的他迎娶了歌星智美惠,谁知婚后过于忙碌的拍戏生活让两人聚少离多,也使婚姻生活走到了尽头,后双方协议离婚。不久,智美惠因为抑郁寡欢,染上了酗酒的恶习,不到四十岁就香消玉殒。对于智美惠的死,日本媒体普遍归罪于高仓健的冷漠和无情。没过多久,记者们就发现,每到智美惠的忌日,就有一个孤独的背影默默地站在她的墓前——从此以后,高仓健再也没有结过婚。二十年后,年近七旬的高仓健出演《铁道员》,在片中他扮演一位劳模。这位日本劳模年轻时由于过分专注于工作,忽略了对妻子的爱,导致妻子郁郁而终,晚年不由得怀念起死去的妻子来。在影片结尾,他唱了首深情的歌献给亡妻。人们发现,这首歌竟是高仓健已去世多年的前妻智美惠的成名曲《田纳西圆舞曲》。

 

崔永元:

主要成就:小崔说事,实话实说。蓝色性格的他做事低调,思考性强。很难想象让崔永元或者白岩松弄个狮子头,站在《幸运52》的窗口大声向观众狂呼,手里努力伸出v状:恭喜你,答对了的镜头,那种感觉会让他们认为自己很不自在;这就好比我们会认为,当李咏满脸充满历史厚重感地向屏幕前深沉道出:欢迎各位关注今天的焦点访谈,我们下期节目再见一样,具有太多的滑稽色彩。

1999年前后时,中国国内电视媒体纷纷效仿崔永元的《实话实说》节目形式,逐步导致全中国电视观众对《实话实说》电视节目的要求不断提升,最终此节目的收视率慢慢下降,尽管崔永元已经使出浑身解数,但是依然未能稳固住收视率,这让崔永元感觉到前所未有的焦虑和危机。

2001年时,沉重的工作精神压力,导致崔永元已经从睡眠障碍发展到严重的精神抑郁症,而过多服用镇静类药物后,他的身体已经产生了抗体。用崔永元的话说,那是他一生中最痛苦的岁月,而这种痛苦也严重影响着他的家人。(蓝色性格是所有性格中患抑郁症概率最高的人群,强烈的责任感和后果感是根源)

当时崔永元已经接近精神崩溃而无法正常工作,无奈父母强迫儿子暂时离开工作。随后崔永元就在父母的陪伴下,邀请了北京的著名心理医生,医生确诊并告诉崔永元父母;崔永元这是由于精神压力过大,同时对人生的期望值偏高,所以形成了情绪焦虑和心理恐慌,医学上将这种病称之为情绪抑郁病症。随后的一年中,崔永元在父母的陪伴下,全面强化地开始进行治疗,同时父母妻女们用亲情坚强的支持着他。通过多元化的全面治疗,直到2006年时,崔永元的病症得到缓解康复。

 

唐蒙:

上海电视台体育频道(五星体育)首席体育评论员。十七年来,他始终在节目的第一线几乎没有离开过半步,每天做的和十七年前他刚进电视台时也几乎一样,而这一切就和二十年前在他心中一直涌动着的那个有关记者的梦境中的情景一模一样。他自称是一个摸爬滚打多年的老兵,又是一个永远对未来充满热情,对生活充满热爱的年轻人。(蓝色的坚持和执着)

忘我的工作境界和高超的工作水准使唐蒙在最近几年中荣誉等身。1999年至今,他连续三届在代表中国电视主持人最高荣誉的“金话筒”评选中荣获银奖,其中更有两次获得金奖提名。2005年他获得了中国最佳电视体育主持人奖。这无疑对他过去十多年的工作作出的最好总结。难能可贵的是,新闻系毕业的唐蒙从未把自己看成一个只应该生活在聚光灯下的明星,当他过去的同事或后辈现在都已成为领导,退居二线时,唐蒙还一直奔波在第一线。他始终认为,主持人和记者没有天壤之别,一个优秀的主持人绝对应该是最优秀的记者。1997年,唐蒙赴英国采访一年一度的温布尔登网球赛,当时正值香港回归前夕,编辑部给他的任务是适时报道英国民众的动态记录历史时刻。在英国的十多天里,唐蒙和他的同事驱车数千公里,在没有任何前方支援的情况下完全靠自己的嗅觉和韧劲,每天向国内发回大量真实而感人的报道。其中的《英国媒体无奈的悲叹》在当年的中国国际新闻奖评选中获得二等奖。一个体育记者发回的时政新闻在全国性的评选中获奖,这在中国新闻史上是不多见的。2004年,唐蒙获得了“范长江”奖,他以自己辛勤的汗水,超卓的才智圆了自己毕业时的梦想:作一名最优秀的记者,最全能的电视人。(蓝色并不看重权利和地位,不像黄色性格借助主持扩大影响力后开始投资开公司,也不像红色性格多栖发展,而是专注在一线工作)

2001年,唐蒙受命推出以他个人名字命名的评论类节目《唐蒙视点》。节目开播的时候只有他一个人在支撑着,而且这种局面维持了整整一年。当时,他除了独自制作一档节目外,每周还要播五档新闻,周末还要转播球赛。是什么力量在支持着他呢?答案是精神的力量。唐蒙从小酷爱传统经典,内心崇拜祖先们“士为知己者死”的操守和悲天悯人的情怀。他常说的话是:“我的运气很好,有这么多的机会来施展自己的能力,所以一定要尽我所能为我热爱的电视事业做出尽可能多的贡献,如果能够工作到80岁,我一定不会79岁退下。”这么多年来,他几乎就是靠着这种朴实的信念坚持下来的。现在《唐蒙视点》已经九岁了,并成长为不仅在上海而且在全国都颇具影响力和权威性的体育节目,不仅是观众,更难得的是体育界和电视同行都对节目给予了高度的评价。现在唐蒙比以前更忙更累。作为体育频道的首席主持人他的工作量比过去更大了。但是你不会看见一个疲惫的,丧失斗志的唐蒙。即使这么忙,他每天还会挤出时间去健身房锻炼,因为他知道“健康是革命的本钱”。(自己一个人在压力下战争,蓝色内心也经历了惊涛骇浪。不过再忙,蓝色还是能够安排好时间并执行去健身。这里,其他性格的人都要像蓝色学习的---执行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