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西班牙电影《巴塞罗那的午夜》

(2008-08-02 13:16:12)
标签:

杂谈

随便翻看着一本杂志,随便的看了杂志上一片电影介绍《巴塞罗那的午夜》,这片影评却引出了我的共鸣。

73岁的导演伍迪.艾伦在这部片子了描写了两个不同类型的女孩:理智保守的Vicky、感性开放的Cisitina。她们先后与风流倜傥的画家Juan产生情感纠葛,Vicky选择激情之后退出,回到自己正常的生活轨迹,进入婚姻中,却在婚姻中时时想起风流的Juan。Cisitina选择住进Juan的家里,并与Juan的前妻大打出手,一番折腾,竟与这位前妻产生了爱昧,一片混乱。这两个女孩对待情感的不同方式致使遭遇不同的生活境遇。

影评中说:Vicky代表着喜欢生活在规则下但又对一成不变的日子感到厌倦的一种人;Cisitina代表着不受规则约束最终会很受伤的一种人。导演借这个表面浪漫但实质残酷的爱情故事,传达如是观点:哪里会有绝对的自由?只有规则下相对的恣意罢了。刺激的冒险过后,就要赶快拉回原点才是,如果继续恣意妄为,无异于飞蛾扑火。

生活中大多数人是属于第一种人,少数的第二种人却在不停地制造出令人震惊而又新奇的故事:例如轮番成为热点的婚外恋、换妻、裸奔.......。其实我认为:心是可以自由的,然而付诸行为就靠自己的约束,这种约束来自于自我的修养和道德规则。自我的修养和道德规则决定人们对事物的理解、判断,以及决定自己的行为言论。

经过生活沉淀的人才能做出这样的作品,伍迪.艾伦宝刀不老,历久弥坚,在向年轻的人们诠释生活的意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