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礼貌育儿 |
分类: 做个好妈妈 |
自从女儿出生以来,我很头痛参加婆家庞大家族的各种宴会。婆婆家亲戚众多,上一辈哪个老人过生日都要聚一聚。其实我很喜欢这样亲密走动的大家庭,尤其是对孤独的孩子来说,这也是她广受宠爱的舞台。之所以头痛,是这些亲戚各种逗弄孩子的方式常常令我很烦恼。我并不是清高孤僻之人,也从不对人心怀偏见。但是对孩子,我只有保护在先,所以对他们还真是难怀尊敬之心。
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父权意识的主宰令长辈对下一代的态度总是颐指气使,小子听老子的话天经地义,这种意识也长期影响着成年人对孩童的态度,不把孩子当成人格独立,思维健全的人,而是一个顺从的玩具。听话,摸摸头;不听话,为达目的各种吓唬和哄骗轮番上场。
人们要求孩子有礼貌,并不是侧重对其人的尊重,而是对那个身份的生搬硬套。要求孩子叫人,却从不站在孩子的角度上思考一下,分辨各种复杂的人物名称并准确唤出对孩子来说有何意义和趣味。
我的跳跳在成长过程中常常被大人以恐吓、威胁、利诱、哄骗作为逗玩的手段惊吓到。“叫奶奶,不叫我把你妈赶走了。”“给阿姨吃, 不给我就抢了啊!”“叫爷爷,叫了才给你糖吃。”
平常,对于没什么特别关系的街坊邻居,我会客气地拒绝这种逗法,在他们更进一步的要求前微笑告诉女儿不想叫就算了。对亲戚,却碍于亲属的关系少不了忍耐。今天,我们参加了刚才讲到的大家族聚会,跳跳一进门就被一亲戚要求叫奶奶,不叫就声称要打她奶奶,女儿登时被吓哭。女儿跟奶奶很亲, 有人要打奶奶她又制止不了该是多么害怕和伤心?而且,这一整晚,我可怜的女儿都在辛苦地应付所有亲戚不间断的叫人和分享食物的要求。不叫或不给吃便是各种故作生气的表现,给吃了却装装样子假咬一口,夸一 句“乖”。
我心疼她,也心知肚明这就是我们长久以来的育儿文化,我这小细胳膊怎扭得动大腿?
当女儿被吓哭的时候,我抱她到包厢外安慰她,冷静地对她说:那个奶奶跟你开玩笑的,没有恶意,但是这个玩笑是不对的,吓坏了你,你要有辨别力,不爱听的话可以不相信。
我真是可笑,2岁的孩子我能指望她有什么辨别力呢?
女儿让我放心的是她也颇有主见,一屋子不大常见的亲戚她都没有叫,任其各种威逼利诱。
我平时跟女儿的沟通一向平静温和,用大人的语气、简单的语言同她平等交流,她往往很接受我。一月前有一日,我带她去探望好友和baby,路上我说我们去看望一个阿姨和小弟弟,阿姨是我的好朋友,她也特别喜欢你。一会儿见面的时候你叫阿姨好吗?你不想叫也没关系,我只是希望你也喜欢她。结果,进门时面对好友亲切甜蜜的迎接她大方的叫阿姨,甚至好友妈妈她也没有迟疑的叫了奶奶。
孩子就是一面镜子,你怎样对她她便怎样对你,她的反应正是你对她的样子。
所以,我决定平时不去强求孩子叫人,也不强求她回答诸如“几岁了”,“叫啥名”,守着我问“她是你什么人”之类的无聊问题。她的时间和精力应该投入到更有趣的事情上。我要尊重她的感受。
同时我也坚信,我的女儿将来一定会很有礼貌,因为她会明白礼貌是一种令对方和自己都愉悦的基本礼仪,她也会了解礼貌的真谛并不在于身份和行为的强行捆绑,而是一种尊严的需要。这种尊严,极端讲就是无论别人对你做了什么,你都以礼相待,温文尔雅,而不是迷了心智,失了主见。
2012.12.07凌晨
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父权意识的主宰令长辈对下一代的态度总是颐指气使,小子听老子的话天经地义,这种意识也长期影响着成年人对孩童的态度,不把孩子当成人格独立,思维健全的人,而是一个顺从的玩具。听话,摸摸头;不听话,为达目的各种吓唬和哄骗轮番上场。
人们要求孩子有礼貌,并不是侧重对其人的尊重,而是对那个身份的生搬硬套。要求孩子叫人,却从不站在孩子的角度上思考一下,分辨各种复杂的人物名称并准确唤出对孩子来说有何意义和趣味。
我的跳跳在成长过程中常常被大人以恐吓、威胁、利诱、哄骗作为逗玩的手段惊吓到。“叫奶奶,不叫我把你妈赶走了。”“给阿姨吃, 不给我就抢了啊!”“叫爷爷,叫了才给你糖吃。”
平常,对于没什么特别关系的街坊邻居,我会客气地拒绝这种逗法,在他们更进一步的要求前微笑告诉女儿不想叫就算了。对亲戚,却碍于亲属的关系少不了忍耐。今天,我们参加了刚才讲到的大家族聚会,跳跳一进门就被一亲戚要求叫奶奶,不叫就声称要打她奶奶,女儿登时被吓哭。女儿跟奶奶很亲, 有人要打奶奶她又制止不了该是多么害怕和伤心?而且,这一整晚,我可怜的女儿都在辛苦地应付所有亲戚不间断的叫人和分享食物的要求。不叫或不给吃便是各种故作生气的表现,给吃了却装装样子假咬一口,夸一 句“乖”。
我心疼她,也心知肚明这就是我们长久以来的育儿文化,我这小细胳膊怎扭得动大腿?
当女儿被吓哭的时候,我抱她到包厢外安慰她,冷静地对她说:那个奶奶跟你开玩笑的,没有恶意,但是这个玩笑是不对的,吓坏了你,你要有辨别力,不爱听的话可以不相信。
我真是可笑,2岁的孩子我能指望她有什么辨别力呢?
女儿让我放心的是她也颇有主见,一屋子不大常见的亲戚她都没有叫,任其各种威逼利诱。
我平时跟女儿的沟通一向平静温和,用大人的语气、简单的语言同她平等交流,她往往很接受我。一月前有一日,我带她去探望好友和baby,路上我说我们去看望一个阿姨和小弟弟,阿姨是我的好朋友,她也特别喜欢你。一会儿见面的时候你叫阿姨好吗?你不想叫也没关系,我只是希望你也喜欢她。结果,进门时面对好友亲切甜蜜的迎接她大方的叫阿姨,甚至好友妈妈她也没有迟疑的叫了奶奶。
孩子就是一面镜子,你怎样对她她便怎样对你,她的反应正是你对她的样子。
所以,我决定平时不去强求孩子叫人,也不强求她回答诸如“几岁了”,“叫啥名”,守着我问“她是你什么人”之类的无聊问题。她的时间和精力应该投入到更有趣的事情上。我要尊重她的感受。
同时我也坚信,我的女儿将来一定会很有礼貌,因为她会明白礼貌是一种令对方和自己都愉悦的基本礼仪,她也会了解礼貌的真谛并不在于身份和行为的强行捆绑,而是一种尊严的需要。这种尊严,极端讲就是无论别人对你做了什么,你都以礼相待,温文尔雅,而不是迷了心智,失了主见。
2012.12.07凌晨
前一篇:女儿能够识别立体形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