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東山一把青
東山一把青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7,675
  • 关注人气:69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汪洋里的一条船

(2014-12-19 21:33:40)
标签:

娱乐

邵氏

电影

香港

邵音音

http://s6/bmiddle/001PhU5hgy6OvOkaX0V95&690

秋日的一天,和电影明星邵音音在铜锣湾的香港游艇会做访问。傍晚时分,海风习习,天光渐渐淡下来,远处的维多利亚港有大大小小的船只在暮色中驶进驶出,她指着其中不起眼的一艘向我感慨:“年轻的时候我忙着登台赶场,就是乘着像这样的“哇啦哇啦”,每天在香港和九龙之间穿梭的”。

“哇啦哇啦”,语出自“wallah wallah”的音译,是旧时香港人对私人机动船的简称。这种船的规模普遍不大,一艘仅可载客十馀人,每逢打风天气还会停驶,却是六七十年代渡海最快的交通工具。邵音音自七十年代起就因香艳性感的银幕形象走红,後来加入邵氏,曾经与徐小凤丶邓丽君共同在夜总会和歌厅登台,忙起来一晚上要连着唱五六个场。想像她口中的这一幕,昏暗的码头风雨飘摇,拎着化妆箱与华丽歌衫的胭脂红粉忙於奔走,颇有些美人落难的意思,让人不禁怜香惜玉起来,却也似《半生缘》中的那句,我们再也回不去了。

几十年过去,“哇啦哇啦”已经成为了历史书中的名词,相对而言,人们更了解的是天星小轮——这艘自1898年起由外国人运作的的渡轮,同样也是充满故事,近年更被外国媒体评选为“全球十大最精彩渡轮”之首。“在我们那时候,天星小轮算是公共巴士,而“哇啦哇啦”则相当于水上出租车,明星在心态上总归是有些不同的。”邵音音这样解释两者间的差别,所以普罗大众对天星小轮的情怀也更为深重,从煤炭燃烧,到蒸汽燃烧,再到柴油燃烧,纵使在今时今日,它的收费也不过是港币两三元而已。2006年,香港人甚至发起“保留旧中环天星码头”运动,力图阻止政府拆卸码头钟楼的决策。走过一个世纪,天星小轮的意义已经超越了交通工具和建筑本身,而是与日常生活和香港历史文化的点点滴滴交相辉映,变成了陪伴几代人成长的集体记忆。

如今的维多利亚港,少了宁静多了繁华,不仅是不可错过的着名旅游景点,更有各色各样的观光船以及灯光音乐汇演“幻彩咏香江”等等为它锦上添花。当年那个搭着“哇啦哇啦”行色匆匆的女子邵音音,也成了两座金像奖在手的重量级影坛前辈,见她凝望着黑压压的大海,娓娓道来过去的那一段记忆,便想起苏轼的诗句“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汪洋中的一条船,就这样驶过时间的河,轻舟已过万重山。

【2014 12 18 南方人物周刊 双城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