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同学朱刚

(2012-11-23 16:23:09)
标签:

杂谈

分类: 亲情流露

同学朱刚

这次在华南师大培训期间,决定主动找找在中山大学担任哲学系副主任的老同学朱刚。短信沟通后,他非常激动,我还在去广州的途中,他就再三要求我到他学校看看,然后吃个饭,喝点酒,毕竟我们已有整整20年没有见面了。

朱刚是我在南通师范大专班的同学,在校5年我们一直是饭友,从来没有分开过。做到这一点还真不容易,那时许多同学分分合合、合合分分,先后换了好多饭友,然而,我们两人从来没有闹过矛盾、红过一次脸。对于每天三顿饭,总是遵循这样一个规则:谁早到食堂,谁就排队购买饭菜,饭菜买好后,如果另外一个人还没有来,自己可以先吃,剩下的饭菜留给后来的人,后吃的人必须洗碗,并将碗筷送橱。我们5年总是遵循这个规则,两人也只有在吃饭的时候常常有些交流,其余时间,我们各忙各的,我喜欢打球、弹吉他,他喜欢读书、思考哲学问题,也没有其他共同语言。我后来说,我们当时如同两个老夫老妻,在吃饭问题上从来配合得非常默契。这次见面时,朱刚还分析那时我们都知道忍让,对对方的要求一直比较低,两人家庭条件都不好,在吃饭上从来不讲究。朱刚在师范时参加了李庆明老师组建的“黎社”,受其影响,喜欢阅读哲学书籍,每天晚上常常深夜而归。朱刚回忆,就是在通师有个好的导师、好的环境,让他选择了自己终身从事的事业——哲学研究。

这次见面是在中山大学的校园里,他带着4岁的女儿,从远处走来,呼喊着我的名字,一见面便给我一个结实的拥抱。我们在中山大学老校区走了一圈,边参观中山大学古老的校园,边聊起我们各自这20年的情况。1992年,从通师大专班毕业后,朱刚被分到宿迁县城实验小学任教。但他没有留在实小,而是通过关系要求分到自己老家一所农村初中,外人不理解,他自己有着梦想,就是考研。1995年,工作三年后,他顺利地进了武汉大学哲学系读研究生。三年后,考取了博士,成绩在北大排名第二,在复旦大学排名第一,最终选择了北大,成为南通师范历史上第一个北大博士生。一个师范生,通过数年努力,先后自学了英语、德语和法语,获得博士学位,非常不易,其间苦衷只有自己知道。也只有到中山大学担任教授后,生活才算稳定下来。如今,有了一个温暖幸福的家庭,妻子温柔体贴,女儿漂亮可爱。参观校园中,朱刚的女儿一直围绕在他身旁,可以说是有求必应,非常耐心地呵护着她。是啊!近40岁,才有了自己的孩子,谁不疼爱呢?

这次广州行,圆了我多年一直想见一见老同学的念想。我真为我这个一起生活了5年的饭友祝福。愿他身体健康!家庭幸福!女儿快乐成长!学术研究不断取得新成果!

http://s13/mw690/63c55d64gcf255099211c&690

http://s14/mw690/63c55d64gcf255a8e69bd&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租来的人生
后一篇:学者刘良华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