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道某楼的故事

标签:
大理道平民子弟生意辉煌衰败 |
分类: 杂谈 |

凡是做企业的人,无不希望自己的事业兴旺发达。大理道某号曾经是联想集团支持的某房地产公司所在地。天津市某立交桥就是以该公司命名,然而没有风光无限只有商海沉浮。随着老板的离去,这栋楼易主了,现在又不知归向何方?

现在的小院,杂草丛生,大门紧闭,混乱不堪,挡不住的萧条之风徐徐吹来,平添几分秋凉。前几年,每天坐在奔驰S320的豪华轿车里的同龄人。风度翩翩,挺拔英俊,浑身上下散发着淡淡的成功者的味道,显得那么的潇洒。他不是那么盛气凌人,多少保留一些从底层熬过来的本分,说实在的,我们都是被文革耽误的一代人,年轻时没有受到完整的良好的教育。赶上了上山下乡,赶上了与工农群众相结合,与苍天为伴土里刨食,一年到头,累的半死,也挣不到几个钱。后来几乎所有的知青都想吃商品粮,各显神通,离开农村,想去的地方无非也就是工矿企业,服务业,大集体小集体企业的工作,哪里敢想京津沪,别看我们都是从京津沪出来 的。除非是有路子的干部子女,才能有机会上学,参军,也不是一下子提干,都要从普通一兵干起。就截止至今,我们都是六十大几了,先天不足后天失调,混到正处级的也是凤毛麟角。

那么一个普通平民家庭出身的孩子,在某矿山干了十几年,费劲托人才回到天津,又在某大集体企业干了若干年,下岗分流,生活无奈,才下海自己干了一个小小的民营企业。不显山不显水,也没有听说做什么高新技术,几年不见,却把公司注册地变成了大理道某某号,怎么不令人刮目相看?

在他的人生华丽的时候,谁能说他没本事?谁能说他文化不高?他是那样的青春焕发,风华正茂,器宇轩昂。那时候,对部下的一句客气话,都成为吹嘘拍马者的生动资料,亲民爱民的典范,体谅他人,可如今他的后台倒了,他也像一颗无人知道的小草,烟消云散了········这就是我们今天的社会,看着乱哄哄的大舞台,你方唱罢我登场,到头来,都是为他人做嫁衣裳。
俺庆幸没有加入大红大紫的行列,不求富贵只求平静平安。
大理道的建筑依旧,人却换了无数,哪一段哪一栋,没有一段曲折动人的故事。该是谁的,就是谁的,让我们主动地信天由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