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补讲阴阳
(2012-09-14 08:58:40)
标签:
子午流注食物秋收冬藏水分寒性 |
分类: 健康 |
中医讲究阴阳、表里、虚实、寒热。又有子午流注之说。西医讲究酸碱平衡,但是他们相互争论,相互排斥,我们是病人,不知许多深奥知识,有时也不知谁对谁错?怎么办呢?
1
按食物的寒热
2
按食物的水分,
3
醋、盐、酱油、生姜皮、大米、鱼皮与鱼鳞、驴皮、花生米、蛋清。
葱姜蒜、花椒、胡椒、胡萝卜、羊肉、鲫鱼、干香菇、辣椒。姜肉、鱼肉、米糠皮、驴肉、花生皮、旦黄等等。
四
个人体会: 1 五谷杂粮。多吃弱阴性的食物,我理解弱碱性,如醋
而且以上食品尽量做熟了,再吃。例如梨属于寒性,但是润肺除燥,祛痰较好。您可以煮梨水,我们一般是和粳米熬梨粥喝。
再有治疗三高,天天素菜等等,确实不宜长期,营养不均衡呀,因为水分大的、寒性的太多,血压血脂是下来了,其他微量元素又不够了,照旧犯病。
时常检查舌苔,一般白的多,寒。一般红的多,热。中医说有火。正常时是不白也不红。
自身体会,简单明了,无甚大道理,实情相告,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