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04月26日

标签:
亲家音乐会天津歌舞剧院钢锉关牧村杂谈 |
分类: 生活 |

4月25日晚上,天空突然下起小雨,正好我们进场去观赏关牧村音乐会。亲家和我开玩笑,听说您是关牧村的粉丝。我说不仅是忠实听众,还是梦中情人。我说关牧村的弟弟卖血给姐姐炖了一锅猪肉吃,从95年就和她弟弟相识,那时他就建议我搞农家院,姐弟感情极深,母亲早逝,父亲在外地,关牧村是70届的,被分配到天津钢锉厂,后来参加一机局宣传队。演唱多了让天津歌舞剧院施光南发现,专门给她作曲,作词唱出了自已的特色。几经坎坷,才进入正式的文艺团体。关牧村在漫长的艺术道路上,不懈的追求,刻苦的努力,付出了比常人多出几倍的艰难困苦,一步一个脚印的走来,她那独特的女中音,带着优美而低沉的韵律,如歌如泣,深深地打动我心。晚会上,她还推出四位助唱,那些小伙子高兴万分,唱的十分投入。还推出一位独唱,这位先生可能曲目选的好,一首《告别大别山》一首《母亲》,唱的满场慷慨激昂,一改委婉的主调,观众掌声不断,有人献花,他把鲜花转送给第一小提琴手,又和指挥亲热。指挥马上选了一首欢快的外国乐曲即兴演奏,乐队的优美旋律调动了全场观众的情绪,形成了一个小高潮。最后,关牧村演唱绿岛小夜曲和一首难忘的歌,关牧村不愧是大家风范,对年轻人竭诚帮助,对同龄人宽容提携,对观众彬彬有礼。不骄不躁,低调做人,谦虚平和。在剧场我问亲家,这种音乐会以前你们来过吗?他很实在的告诉我,以前就从电视里看。我说现场就有这个好处,能够亲生感受到大家的高风亮节,能够体会到她的艺术底蕴。七十年代我在上海学习,就住在音乐厅旁边的附近,五块钱一张票,是朱逢博的独唱音乐会,乐队十分庞大。看完后回味了好几个月,吃了半个月的鸡毛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