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种植面积最大的经济农作物,很多人不知道它还是止血良药

(2018-07-26 16:15:57)
标签:

健康

文化

图片

财经

这是啥花?还结果!

傻孩子,那是棉花!

早上散步时,路边的树坑里被附近的居民种植了几株棉花,在晨曦下盛开的花朵甚为好看,一个个棉桃长在枝条上,也甚是诱人。一个孩子看到后,好奇地上去观察后并问身边的奶奶。

奶奶给他解释,你身上传的衣服都是棉花做的,孩子依然是似懂非懂。

棉花,曾经是中国农村种植面积最大的经济农作物。曾记得,年少时,每逢夏季,都会在棉花地里忙碌个不停。从棉花的育种、打花墩、丢棉籽、浇水育苗,到移栽到大田、封花根、打花头、掰花杈、打农药、捉棉铃虫、摘棉花、拔花柴等一系列的农活,都会干都能干。那个时候,一亩地的棉花从种到收,往往是从春天忙碌到冬天,摘的棉花能卖到一千多元的收入。这对一个家庭来说,是一笔不少的收入。

家家户户有了一笔丰厚的回报,瘦寡的日子变得丰沛起来。家家户户都会储存一些棉花,经过弹压,剔除棉籽,用棉籽榨油,用棉絮套棉衣、棉被。冬日的村庄里,从暖阳下的街头,到油灯下的土炕上,家庭主妇们手摇嗡嗡作响的纺花车,开始纺线,开始坐在机杼声不断的织机上,哐叽哐叽地织布。过年的时候,穿着棉布做的新衣服,吃着棉籽油榨出来的美味,怎能不念及棉花的好处。

棉花的原产地是印度和阿拉伯。在棉花传入中国之前,中国只有可供充填枕褥的木棉,没有可以织布的棉花。宋朝以前,中国只有带丝旁的“绵”字,没有带木旁的“棉”字。“棉”字是从《宋书》起才开始出现的。可见棉花的传入,至迟在南北朝时期,但是多在边疆种植。棉花大量传入内地,当在宋末元初,关于棉花传入中国的记载是这么说的:“宋元之间始传种于中国,关陕闽广首获其利,盖此物出外夷,闽广通海舶,关陕通西域故也。”

棉花的传入有海陆两路。泉州的棉花是从海路传入的,并很快在南方推广开来,至于全国棉花的推广则迟至明初,是朱元璋用强制的方法才推开的。

问度娘的时候,许言君居然发现,棉花还是一味中药,具有止血之功效。主治吐血,便血,血崩,金疮出血。

1、治血崩,绵花(烧灰存性),百草霜各9g。温开水调匀服。(《福建药物志》)

2、治肠风泻血,破絮(烧灰)、枳壳(去瓤,麸炒)各五钱。为末,每服二钱,入麝香少许,同陈米饭调下,食前服。(《普济方》絮灰散)用法用量内服:烧存性研末,5-9g。外用:适量,烧研撒。

采集加工:秋季采收,晒干。

而今,随着时代的变迁,棉花在中原地带的经济地位慢慢被取代,渐行渐远,大有一去不复返的趋势。回到老家,特别是秋季的时候,常常听起村名议论谁谁去新疆摘棉花了,在那里干了两个月,挣了多少多少钱。棉花,已然成为西北地区的大田经济作物了,正在告别中原这个高速发展的时代。

但是,棉花带给人们的温暖是不能变的,也是人们不能忘却的。毕竟,棉花,对生于60后70后的人来说,留下了太多的美好记忆。特别是棉籽榨油后,过年时用棉籽油炸的油条、油饼、油角等食品,吃起来格外的香,那种香,是现在很多的调和油比拟不了的。

棉花,一个让新生一代不知所以然的植物,为何永留在渐渐老去的人们的心中?这种留恋,我想,只有切身体会过的人们知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