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肉弟兄千个有,落难之中无一人:古人为何视情义比生命重要?

标签:
教育历史文化情感 |
闲来无事时,许言君喜欢静静地坐在家中翻看基本书籍,以静吾心,以悦吾情。
今天中午,翻阅《三言二拍》时,先是阅读了《羊角哀舍命全交》的故事,后又读到了《吴保安弃家赎友》的故事。两则故事读完,掩卷沉思,着实为故事中的重情重义之人之所为感动着。
《羊角哀舍命全交》中,左伯桃在投奔楚国的途中借宿在羊角哀家中,因志气相投,二人遂结伴前王楚国求取功名。不料途中遭遇大雪天气,又因路途遥远,衣服和粮食短缺,如二人同行必同死。于是,左伯桃将自己的衣服脱下来全数送与羊角哀,让其穿衣保暖、食粮果腹,走出困境求取功名,自己却赤裸裸地冻死在冰天雪地之中。羊角哀在楚国获得功名之后,第一件事就是带人赶到左伯桃冻死的地方,为其重新入殓殡葬并俢墓建庙。熟料,左伯桃的墓地恰与荆轲的墓地相邻,二人阴间相斗不已。为了帮助朋友摆脱困境,羊角哀在左伯桃墓前自杀而亡,到阴间相助朋友将荆轲阴魂斗败,自此二人阴间过上安居生活。
http://p1.pstatp.com/large/5b400005938212de73a7
《吴保安弃家赎友》讲述了一位叫做吴保安的河北武阳人,他知道宰相郭震的侄儿郭仲翔是个豪侠尚气的人,于是在不熟识的情况下写信向郭仲翔毛遂自荐。郭仲翔认为吴保安与他素不相识,却很了解他,于是把他当做知己。在郭仲翔的推荐下,吴保安在李蒙手下谋得管记一职。谁知李蒙兵败自杀,郭仲翔当了俘虏,并被要求通知家里拿钱来赎。因为郭仲翔是宰相的侄子,被索要一千匹绢。郭仲翔托人带信给吴保安,希望他能转告叔叔郭震。谁知这时郭震已死,吴保安念于知己情深,倾其所有,筹得两百匹绢。为了救朋友,他抛下妻儿,惨淡经商十年之久,也才筹得七百匹绢。后来终于在姚州都督杨安居的资助下才筹得一千匹绢,最终把朋友郭仲翔赎回,并与妻儿团聚。
俗话说:“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可见真正的朋友,真正的友谊有多么重要,这实在是一笔伟大的财富。而什么是真正的友谊呢?我想是患难见真情吧!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吴保安知恩图报,珍惜友谊,为救患难中的朋友,牺牲家庭,这种赤诚之心真的很令我感动!
http://p9.pstatp.com/large/5b40000595ab92817568
我们可以看到,吴保安是个知恩图报的人,在张氏认为“巧媳妇煮不得无米粥”,并劝说他:“你如今力不从心,只索付之无奈了”。(《吴保安弃家赎友》)在这种情况下,吴保安并没有放弃救朋友的决心,他铭记郭仲翔当初的伯乐之情,感恩于他的提拔和赏识,并认为,他把性命托付给自己,所以决不能辜负知己的信赖,毅然决然地抛下了妻儿,出外筹钱。文中用一首诗来表达吴保安为救知己的决心,赤诚和艰难。“离家千里逐锥刀,只为相知意气饒。十载未偿蛮洞债,不知何日慰心交。”这十年间,他历经千辛万苦,最终在杨安居的帮助下救出朋友。在文中冯梦龙也用诗表达了对吴保安的敬畏之情:“频频握手未为亲,临难方知意气真。试看吴郭真义气,远非平日结交人”。
再看羊角哀,虽然脱衣助其脱离苦海的左伯桃已经冻死,功成名就的羊角哀依然念念不忘,举全力让好友左伯桃入土为安。当阳间之人不能阻碍阴间之事时,羊角哀选了一天不归路,就是自刎于朋友的墓前,到阴间与朋友一起斗败阴魂不散的厉鬼荆轲。要知道,羊角哀刚刚得到楚元王的赏识,等待他将是人间的荣华富贵啊!
暂不用考究两则故事的真伪,单单说这知己二字。
何谓知己?这是人际相处之大道。知己通常指的是了解、理解、赏识你的人,是懂你的挚友和密友,是一生难求的朋友,友情的最高境界。
知己往往是一见如故,偶尔的一次邂逅,却感到似曾相识,接下来便是无拘无束。如同羊角哀与左伯桃一样,虽然一面之交,便可勠力同行。
知己也可素昧平生,一封来信,寥寥数行文字便可表述倾慕之情。如果郭仲翔与吴保安,虽无面交,却有知遇之恩,继而涌泉相报,抛弃妻子历时十年救郭仲翔出蛮洞,而郭仲翔又将恩泽回报给吴保安的儿子,如此恩恩相报,世人感慨。
真正的“知己”,是“喜则同乐,哀则同悲,在互助互信中变得日臻完美”。除了在物质上相互帮助以外,更多的是心灵交汇,意境相融,精神方面相互寄托与享受。
http://p1.pstatp.com/large/5b420003da140b426868
冯梦龙在书中有词云:
古人结交惟结心,今人结交惟结面。
结心可以同死生,结面那堪共贫贱?
九衢鞍马曰纷纭,追攀送谒无晨昏。
座中慷慨出妻子,酒边拜舞犹弟兄。
一关微利己交恶,况复太难肯相亲?
君不见,当年羊、左称死友,至今史传高其人。
这篇词名为《结交行》,是叹末世人心险薄,结交最难。平时酒杯往来,如兄若弟;一遇虱大的事,才有些利害相关,便尔我不相顾了。真个是:酒肉弟兄干个有,落难之中无一人。还有朝兄弟,暮仇敌,才放下酒杯,出门便弯弓相向的。所以陶渊明欲息交,越叔夜欲绝交,刘孝标又做下《广绝交论》,都是感慨世情,故为忿激之谭耳。
中国古代人是多么重义气啊,羊角哀和吴保安就是信义二字的化身。放在现在,如果说为朋友去死,那是不符合现代价值观念的,因为我们最看重的是生命。然而古代人认为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情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