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拍!河南鄢陵乾明寺塔下的香客

标签:
图片文化旅游 |
2017年6月9日,农历五月十五,河南鄢陵县乾明寺塔下香烟袅袅,香客来来往往,焚香祈愿。
鄢陵县乾明寺及乾明寺塔,位于鄢陵县城外西北隅(原龙形岗上),现寺废塔存。根据1982年在鄢陵县安陵镇崔岗村龙形岗下出土文物佐证,唐天宝十二年(公元753)《赵君墓志铭》石刻论证,该塔系隋代所建。
据明代《重修浮图围廊记》碑文记载,此塔建于隋仁寿四年(公元604)。塔下原有乾明寺院一座,史书说:“鄢陵古邑,跨岗为城,西北隅据岗为寺,地当乾位,寺因此为名。”寺内殿宇辉煌,香水缭绕,人头攒动,诵声如潮,为当时远近闻名的佛教胜地。
后为宋代重修,高38米,六角十三层楼阁式砖塔,由墓座、塔身、塔刹三部分组成。基座为青砖垒砌,青石压条,平面六角高1.24米。塔身为六角圆形倚柱,每边长3.78米。每层檐部均施砖雕斗拱,七层以下为双跳鸳鸯交平拱,七层以上改为单跳,卢斗幽度明显。斗拱下置有砖雕普枋和拦额,转角处施45%斜拱,瓦檐挑角,每角处青石套鲁,上悬风铎。一层南门筑有塔心室,北门筑有台阶,可供游客旋蹬。塔刹为三层仰莲承檐,上置金属盘托一宝珠,整体大方美观。
随着岁月的流失,历史的变迁,加上战乱的毁坏,现已是寺废塔存,解放后对该塔也成多次修补,1963年该塔被列入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因有人蹬上塔顶,撬开宝瓶盗取经书与佛像,使塔刹受到破坏,加上年久失修,塔体有损,经有关部门批准,1997年政府筹措资金对该塔又一次大的修复,对塔体所损部位,按照文物修旧如旧的原则进行修复,回归宋塔原貌,使一方名胜重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