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母爱伟大!回家的路,她忘记了;给女儿买的鞋,却没有忘记!

(2017-02-12 22:24:01)
标签:

杂谈

​“鞋……芹……”2月10日18时许,在市区新兴路市交通医院门诊部的二楼大厅,流浪了20多天、56岁的班菊叶,在见到亲人的那一刻,泪水顿时顺着面颊流淌下来,口中喃喃地重复着:“鞋……芹……”

她的手中,紧紧攥着一个红色塑料袋。在现场,老人的老伴儿、大伯哥、两个侄子等人,都不明白老人想表达什么。

这时,她的女儿闫伟芹走过去伸手接过红色塑料袋,轻轻打开,里面有一双沾着斑斑点点泥土的棕色女士布鞋……

“鞋……给芹买的……”这时,班菊叶喃喃地说。闻听此言,她的女儿闫伟芹顿时泪如雨下。

现场的人们此时才明白,原来,班菊叶是为了给女儿买鞋而走失的。

至此,去年腊月二十一走失的开封市尉氏县大马乡岗李村村民班菊叶老人,流浪20多天后,终于在市交通医院医护人员的帮助下,于元宵节前和家人团圆了。

路遇流浪老人,他们想起了微信上的寻人启事​

见到亲人后,她的手里还紧紧地攥着红色的塑料袋,袋子里是她为女儿买的鞋。


当天17时许,记者赶到市交通医院门诊部二楼的会客厅,见到了该院医生从五女店附近接回的老人。老人蓬头垢面,但神情很好,一边喝水,一边乐呵呵地看着大家。她面前的桌子上,有一个红色塑料袋,袋里有一双棕色布鞋。

“我们见她的时候,她只带着这双鞋。”市交通医院的医护人员李敏介绍,2月10日下午,她和同事姚宏伟、郭超文、王贵申到建安区陈曹乡闫寨店村回访病人。15时30分许,当他们返至311国道五女店路段时,发现路边有一位瑟瑟发抖的流浪老人。

“车滑出去二三百米后,我和同事不约而同地决定返回去看看。”李敏说,问老人话,她口齿不清。但一瞬间,李敏想起年前看到的一条寻人微信。她当即找到那条微信,经过比对,感觉眼前这位老人和微信里要找的老人特别像。于是,她赶紧拨打了微信里留的电话。对方称是开封市尉氏县的,并加了李敏的微信。经过视频聊天儿,对方看到老人残疾的右手后,确定正是他们要找的人。

“不管怎样,先接回医院再说。”李敏和同事一起,把老人扶到车上。

16时30分,他们来到市区毓秀路一家饭馆。考虑到老人不能暴饮暴食,他们给老人要了一份热干面、一份鸡蛋汤。

待老人慢慢吃完饭,他们才把老人拉至市交通医院门诊部。然后,他们对老人进行了初步诊断,确认老人只是神志不清、右手残疾,身体没有大问题,才给老人端上热茶,等待她的亲人到来。​

从尉氏流浪到许昌,一路上有人给她吃和穿​

17时40分许,老人的大伯哥、两个侄子风风火火地来到市交通医院门诊部二楼。一进屋,老人的大侄子闫海楠激动地说:“是!是俺婶!婶,我们可找到你了。”

“谢谢!太感谢你们了!”老人的大伯哥握着市交通医院医护人员的手说,“俺弟妹走丢后,我们每天出动10多辆车、50多个人,一直找到大年三十。过了年,我们在电视台打了飞播广告,每天发出去600多份寻人启事,一直在找她。”

“俺弟妹叫班菊叶,俺弟叫闫富岭。他们只有一个女儿。她走丢后,俺弟每天哭。”老人的大伯哥在她身边问:“想家不?”

老人喃喃地说:“想……俺都哭了!”

她的大伯哥赶紧给在场的人解释:“她的意思是想家想得她都哭了。哪你为啥离开咱村?”

老人嗫嚅着说:“鞋……买鞋。”

她的大伯哥一脸疑惑:“以前她不会花钱,为啥去买鞋?”

“是不是好心人给她买的鞋?她身上的棉衣不是她的。”闫海楠说,他婶子走丢后,他们通过查找监控视频发现,她先去了门楼任乡方向,后来在长葛市南席镇的监控视频中出现。监控视频显示,在长葛市南席镇,一路上有人给过她方便面,有人给过她油条。​

她忘记了回家的路,但没忘记过年给女儿买的鞋​

临行前,拥抱一下帮助过自己的人,表达一下感谢。


18时许,班菊叶的老伴儿、女儿、女婿、外甥赶到市交通医院。此前一直乐呵呵的老人,见到老伴儿、女儿,张着嘴想说话,话没说出来,泪却止不住地流下来。她女儿的泪也扑簌簌地往下流,一边抱着孩子,一边给她擦眼泪……

“我们心里的石头总算落了地,真得感谢医院的医生。”闫海楠说着,表示要感谢医生。

当事医护人员以及在场的市交通医院院长徐长辽立即婉拒了闫家老少。徐长辽表示,救死扶伤是医生的本职工作,对于几位医护人员的行为,医院会给予表彰。

“咱都是当儿女的,看到别人家的老人遭罪,换成谁心里也不好受。这都不算啥事儿……”李敏正说话,班菊叶竟慢慢穿过人群,找到她,抱了抱她,又找到另外几个救助她的医护人员,一个个抱了抱。

“她这是感谢他们呢。”闫海楠说。

“不用谢啦!明天就是元宵节,你们赶紧回家好好团圆团圆吧。”医护人员说着,帮老人拿起那双鞋。

“婶,你为啥去买鞋?”闫海楠又问她。

老人喃喃地说:“鞋……芹……”

大家都不知道她说的是什么意思。老人的女儿闫伟芹则抱着孩子走上前去,自己流着泪,并给她妈妈擦眼泪。

“鞋是给芹买的?”老人说:“嗯。”

老人的侄子闫海楠红着眼圈说:“这就对了。我们看监控视频,去年腊月二十一,俺婶在村边抱着一捆柏枝,估计是想着过年插柏枝。快中午时,她向门楼任乡走去。咦,就是!农历一、四、七,门楼任逢会,她肯定是想快过年了,赶会给她闺女买双鞋。后来的监控视频显示,她手里没了柏枝,却一直拿着一个塑料袋……”

似乎不会再有别的可能了——那双鞋,是一位母亲给女儿准备的新年礼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