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百科探秘》解读具茨山

(2010-09-05 15:48:52)
标签:

杂谈

8月24日,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百科探秘》栏目播出专题节目《具茨山上的神秘天书》,著名主持人张腾岳、岩画专家龚田夫与刘俊杰就“具茨山天书”进行了深入探讨。
这是刘俊杰今年第二次走入央视。今年1月,央视《讲述》栏目曾以《宝中宝》为题,演绎了发现具茨山岩画的故事。《百科探秘》解读具茨山

400多处神秘符号,是比甲骨文更早的文字?还是古人占卜星象的卦图?是大禹治水的“河图”?还是炎黄部落聚居的都城遗址?具茨山古文明探源第一人带您探秘岩画天书背后的千古之谜。
主持人张腾岳:很多历史上的考古发现,实际上最早的发现者呢,也许并不是我们文博部门的专业工作人员,反而是一些普普通通的人。今天我们把他们当中的一位请到咱们的演播室,刘俊杰曾经是一位摄影爱好者,现在有一个官方身份——禹州具茨山古文明研究会秘书长。另外我们也请到了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岩画研究中心的龚田夫老师。
“古人类的
三峡工程”被发现
【画外音】具茨山位于禹州、新郑、新密境内,20多年来,刘俊杰在延绵百里的具茨山上发现3000多处神秘符号,有单个的符号,有成行成篇的,还有以点、圆和几何图形组合的,它们有的像梅花,有的像棋盘,还有的像古代的生产工具。
是谁在这空无一人的山上刻画了这些图案呢?这些奇特的符号是现代作品还是几千年前古人的杰作?它们代表了什么内容?
说到这些符号的发现,要追溯到20多年前。1988年,具茨山岩画就引起了刘俊杰的特别关注。
42岁的刘俊杰生于书香门第,父亲喜欢书法、绘画、摄影,刘俊杰从小耳濡目染,也对书法、美术和摄影特别感兴趣,经常在具茨山中写生、摄影。
1988年的一天,20岁的刘俊杰身背摄影包,来到距离家门口不远的具茨山。那天风很大,具茨山秀美的风光吸引着他不断攀登。山石突兀,道路崎岖,他小心翼翼弯腰前行。
刘俊杰:我家北部有一座山——具茨山,我经常去拍照片。那一天给我印象很深,是个沙尘暴天气,风很大,黄沙弥漫。
【画外音】狂风肆虐,刘俊杰艰难地前行。好不容易爬到山顶,刘俊杰坐下来休息时,无意间发现身旁的一块大石头上有几串排列整齐的圆孔。刘俊杰最初只是觉得这一定是谁家孩子的杰作。但是转念一想,这里山高,谁会跑到荒无人烟的山上凿石头玩?
由于多年搞摄影,练就了一双敏锐的眼睛。刘俊杰看到那块岩石的外表已经风化,圆孔的边缘也不太整齐,年代显然已经久远。再往四周看,刘俊杰惊呆了,成片成片的岩石上都刻着这种符号。
刘俊杰:图案有好多复杂的。
【画外音】就在刘俊杰对这些圆形图案迷惑不解时,山上偶遇一位老人,刘俊杰觉得从老人那儿可能能得到一些线索。果然,老人说这些圆穴是很久之前流行的一种游戏,叫十二爻,说着他就抓起身边的石子玩了起来。
可是刘俊杰还是想不明白,具茨山海拔有500米,很少有人上来,人们怎么会不辞辛苦地跑到山顶上来玩游戏?带着疑问,刘俊杰又跑了十几公里,出乎意料的是他又发现了几十处不同类型的神秘符号,有的像人形,有的像文字,这时一个想法在刘俊杰的脑海里闪现,出现在自己眼前的会不会是远古人类留下的痕迹?
刘俊杰:这个,我认为在山上刻这个是很慎重的。我试验过,就是用现代的工具去凿这个,很费劲。在山上,有些还比较大,凿一个,就很耗时耗工,凿这么多,遍地都是,这个工程量可以想象。所以龚老师的话经常被引用,“山上这个工程,是古人类的三峡工程,是一个社会工程”。
由《易经》入手的
具茨山岩画研究
主持人:你当时认为这东西是什么?
刘俊杰:我当时也说不准,因为我是搞美术、搞摄影的,对考古是外行,不懂这个。过去整理这些资料,在我小圈子认识的人,都说不来,你打听群众,也都不知道,也说不清楚这种来历。
【画外音】会不会是古人写的文字?究竟代表了什么意思?刘俊杰无心再搞专业摄影,他翻越每座山寻找这些神秘符号并拍摄下来。但他只有高中毕业,文化程度不高,更何况具茨山岩画、岩刻涉及的领域很多,这对刘俊杰是个巨大的挑战。
因此书成了他破解千年之谜的重要桥梁,购书也成了他的特别嗜好。
主持人:1989年,您的父亲给了500多块钱,让买衣服结婚是吗?没买是吗?
刘俊杰:对,买了一件,剩下的都买书了,我经常买书。后来我父亲给他朋友开玩笑说,是不是现在《婚姻法》修订了,结婚得买兵法全集。因为我买了很多兵法书籍,山上的岩画图形跟过去的兵法上,包括咱们看的格子状的图形,可能就有一些联系。
【画外音】不研究不知道,一研究吓一跳,《易经》中的一个图案引起了刘俊杰的注意,因为这和之前刘俊杰看到的一些岩画十分相似。几千年前,中国人使用《易经》来指导人生决策,决断自家大事。刘俊杰的发现难道揭示了具茨山岩画和《易经》有着什么关联吗?
刘俊杰:原来家里有一部分藏书,后来看包括在《易经》上面有明堂图,格子状的,虽然很简单,知道格子组织的,但是历代对它的解释都很复杂。通过初步的这种认识,潜意识里感觉到它很重要,还有风化、磨损程度很重要,在山顶上又没有人烟,那一片见到的有将近百十处,我翻了几座山,山顶、山峰里面都分散着这些东西。
刘俊杰:我翻过《易经》,后面有这种解释,就是明堂图,这个解释,是很玄妙的。另外它这种格子状的图都不一样,每处几乎都有细微的差别。
龚田夫:这个具茨山岩画,根据我们调查,大概可以分成差不多至少10种风格。包括原穴的,排点的,平行线的,方格的,还有其他,比方说格有六方连续的、四方连续的,还有米子格的,一共加起来有10余种类型。
【画外音】为了佐证自己的推想,刘俊杰每天都爬上山,用尺子量,做记录。随着资料的丰富,刘俊杰更加相信具茨山的神秘符号属于远古文明,可能隐藏着上古时期农业、军事、哲学等方面的秘密。这样的学术假设一旦得到确认,将足以改写当代教科书!为了证明自己的猜测,刘俊杰踏上了寻访专家、学者的旅程。他首先想到要去拜访下中国周易学会会长刘大钧教授。
刘俊杰:我是拜读过他的书以后才跟他沟通的,当时带着拓片给他看,带着摹本。他看了以后,非常震惊,认为是河南重大的发现,希望能早一天实地看看。
刘俊杰:他认为是造福子孙后代的一件事。
    先民治水留遗迹
《河图》、《洛书》找到根源
【画外音】虽然没有得到确切的答案,但这让刘俊杰更加迷上了具茨山。神秘图案出自哪里?到底是什么时候雕刻上去的?是先有易图还是先有岩画?为了找到关于岩画年代的蛛丝马迹,刘俊杰跑遍了山中所有的山谷、山峰,搜集相关的神秘符号。
2003年夏天,刘俊杰正在山顶考察,突然暴雨如注,水雾很大。他一时迷失了方向,走着走着,一块巨石横亘在了眼前,仔细一看是“水利图纸一样的图形”,这让刘俊杰十分兴奋,因为这让他联想到了远古时期大禹治水的传说。
刘俊杰:这种图案像一个沟渠一样,也可能是河流,也可能是道路,当时我是这种推测。目前在山上发现了两三处这种图案。
虽然这是直观的认识,还有一些,大家一看可能跟水、跟雨有关,并且具茨山周围的这种图案也比较多,这种水利上的东西找出以后,不由得就跟大禹治水有了联系。
【画外音】在我们中国文化的发展中,大禹的功劳很大,因他治水以后,中国才开始以农业立国。具茨山位于河南省禹州市北部山区,而该处在历史上也是传说中大禹治水的地域。究竟这些神秘的符号与远古传说有没有联系呢?
关于《易经》中《河图》、《洛书》图案的来历,传说是有一个乌龟从洛水里浮出来,背上有这个图案,大禹有了《河图》、《洛书》以后,启发了他的灵感,所以把中国的水患平定了下来。而刘俊杰在研究过程中也在证实岩画中大量的图案与《洛书》的图形十分相似。如果说岩画真的是刻画大禹治水的图纸,那岩画出现的年代应该是在公元前2000多年左右,但这还不能成为确定岩画年代的唯一证据,那具茨山岩画究竟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主持人:据您的观察,刻画《河图》、《洛书》的这块石头,它大概在什么时候?
龚田夫:以我看来,原穴是比较早期的。有些格状的,有些类似于文字的东西,你仔细看有些图形做得很流畅。我们感觉可能是金属器做的,因为石器做得都比较拙,金属器做得都比较流畅。所以,实际上具茨山岩画的制作时间应该说很长。
【画外音】由于已发现的符号、图画皆刻画于具茨山裸露的岩石之上,再加上岩画的制作、形成的时间应该很长,因此最早的具茨山岩刻形成年代成了难解之谜。如果岩画确认是金属器所刻,我们可以追溯到中国最早的铁器——陨铁。陨铁出现在公元前2000年到3000年,依此推断,岩画的出现与大禹治水基本是同一个时期。
龚田夫:还有就是,中科院地质所的周昆叔先生,他利用黄土沉积的理论,断定这个岩画至少有4000多年了。
古人通过岩画
来和天对话
【画外音】从土层结构、刻画的形态等方面,专家得出结论,具茨山岩画最早应该出现在距今4000年左右,比最早的汉字甲骨文的出现还要早2000多年,奇怪的符号应该是来源于最初古代人“结绳记事”。古代人嫌结绳记事麻烦,便把结绳记事的“结”用符号刻在石头上。人们发现用这种方法记事更高明,它避免了绳子容易被烧毁和腐烂等不利因素,可以永久性保存。但是这数十种不同的符号中是否记录过4000年前大禹治水的历史,它究竟在向人们述说着怎样的故事?
龚田夫:相对来说,这个岩画全是符号,而且肯定是和数字、方位这些东西有关。也就是说,这个制造岩画的族群,是用这些东西来表现他对客观世界的一些认识。同时,他等于通过这些东西,来表现他和天沟通,达到他的一些物质目的吧。这些东西,就代表了他对世界最基本的理解,也代表了最基本的要求。我总觉得他这是一种和天的对话。因为这个具茨山就是一个圣山,人在圣山上,通过这些图形和天对话,最后达到某种对自然界的掌握,要掌握自然界、改造自然界这样一种理念。
巨石阵巧夺天工
比岩画更古老
【画外音】为了佐证岩画就是大禹治理河道的草图,刘俊杰把附近很多地方都转了个遍。一天,刘俊杰和他的学生在空无一人的山顶上发现有一块巨大岩石,岩石下部中空,搭出了一个空间,另一块较小石板安卧其下,明显存在人为搭建的痕迹,而且在最大的这块石头上还刻有排列整齐的圆形图案。随后,刘俊杰又在山上发现了大范围存在明显人为垒砌、堆积痕迹的“巨石组合”。这个发现让刘俊杰很兴奋,因为这些巨石结构在国外曾被发现过,是用来祭祀太阳神的场所。那么具茨山的岩画会不会是大禹时代,备受洪水折磨的先民祈求上苍的意愿表现呢。巨大的石头真的是先民们搭建起来的祭祀场所吗?
龚田夫:巨石有多大,可能是上百吨重的巨石,然后缝里都可以钻进人去。很明显,这个缝里头,在两个大石头之间,有几块基石,很巧妙地支撑着石头的平衡。两个巨石之间有几块小石头支起来,非常明显的人工痕迹,而且这个巨石应该说比岩画还要早。
龚田夫:过去在中国发现这种巨石文化,都是零零星星的,在辽宁海城也有。
刘俊杰:这个巨石下面是悬崖峭壁,要建造它,现在是不好复原的。有些都很险要,都是用石头或者比较细的柱子支起来的,石头的原有结构,摆布一下,支起来,保持一个平衡。
这地方应该是石群,过去可能跟祭祀有关系。有些规模很大,第一个山坡甚至有几千个小圆石头在这里摆着。有些专家去了都很惊叹,认为是一个类似金字塔的规模。它把整个山,一层一层地用石头摆过来,其中的庄重、严肃、虔诚的心态,让人看后就能感觉出来。
主持人:这个巨石下面支撑的是砖头?
刘俊杰:不是,是石板。这些就是人为的,现在你也动不了它。我原来请过一个施工队,用现在的施工设备,他们也复原不了这样的构架。
【画外音】神秘的岩画遗迹、巨大的祭祀场所,这些不可思议的巨大工程,让刘俊杰感觉到这只能是一种部落行为。随后刘俊杰还发现了石锤、石日晷等古代用具,甚至还有古城堡的遗址。这似乎印证了这里一定有先民有组织地生活在一起。
主持人:这个明显感觉是一个人类居住活动的地方。
龚田夫:我们专门调查过,感觉这些房子如果完全是自然形成的村落,他每个房子就会不一样。那么这个地方看来,他的房子有很大的同一性,而且又根据当地一些史料或者传说判断,估计这是一个具有军事性质的堡寨。
刘俊杰:在下面有一个军事地图,搞军事研究。
龚田夫:有军事性质,要不然,房子结构不会都差不多,简单地说,像一个军营吧。
刘俊杰:现在研究军事的解放军测绘局老院长,他是搞地图研究的唯一的院士,他认为这里面有些图甚至是中国军事地图的起源。
【画外音】所有的发现似乎都印证了这里曾是古人的一个聚落地区。生活在这里的先民们在通过巨石、岩画进行祭天地、祭祖先、祈丰收、祈平安以及为了报答天地神灵,举行庆贺仪式活动。
2009年,由众多专家组成的考察团进行了考古发现工作,经过科学的分析,这些图案有可能是大禹时代人们治水所用的河道治理方案,但是传说中大禹活动范围很广,不能说岩画和大禹就有必然的联系,但是至少可以证明,这里曾是古人一个重要的生活地区。
龚田夫:具茨山岩画发现以后,证明一个什么问题?证明中原的文化族群也曾经大规模地制作过岩画。中国新石器时代的彩陶文化、玉器文化,甚至后来的这些,到了奴隶制社会的青铜文化,大家都有所了解,认为是中国很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但是实际上中国也存在着一个分布广、持续时间长的岩画时代。
龚田夫:就是希望由当地政府出面,国家有关文物考古的行政部门组织这个跨学科、跨单位的研究小组也好,或者一个临时的机构也好,而且要长时间做研究。这不是说一年两年、三年四年,也可能是十年八年,甚至几十年,作为一个长期的项目。因为这个问题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身边语录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