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儿子要小升初
(2010-08-20 01:43:38)
标签:
育儿 |
从儿子上六年级时,妻子就给我念叨着上初中的事情,催促着我早点考虑,为儿子选择一个适合他的学校。而我,总是以为时尚早为由,将儿子上初中的事情置之脑后。
一晃眼的功夫,已经小学毕业的儿子,在家中很快就要度过这个在我看来很短暂的暑假了,而儿子的去向还没有最终敲定。昨天晚上,当我忙完一天的工作回到家中时,看到儿子正坐在电脑前和同学们用QQ聊天。看我站在他的身后,儿子怯怯地说:“我问问同学啥时间到校领通知书和毕业证。”“小学毕业证?有什么用?”“哦!”听我这么说,儿子关掉电脑走进客厅,坐在沙发上显得闷闷不乐。至此,我这个当爹的才意识到,儿子究竟上哪个初中的问题该解决了。
也许有人说,看你这个做父亲的,对儿子的事情这么不关心!呵呵,其实这话对我来说,还真有那么一定程度上正确。为什么说是一定程度啊,原因是我只不过是平时关心的少了点而已。
从儿子开始上学起,我总是每天忙忙碌碌地很少回家,儿子的学习情况自然也就过问得少了些。为了弥补对儿子关心的缺失,2008年,我将儿子从老家转到了许昌上学,一方面是想给儿子创造一个更好的学习环境,另一方面是想弥补一下儿子曾经缺失的父爱。真是不带孩子不知道其中的辛苦,儿子的到来一下子打破了我以往的自由、散漫、随意的生活习惯。此前,由于妻子的工作一直在老家,我一个独自在许昌,每天忙工作、忙应酬,总是早上出门,深夜回家,一个人独来独往,自由自在。儿子来了,我不得不推掉应有的应酬,每天按时照点地接送儿子上下学,变着花样为儿子做饭吃,一段时间后,真让人难以适应这份拘束。
一个家庭,孩子就是中心,孩子在哪,那里就是家。自从儿子到许昌后,妻子总是在不忙的时候跑到许昌来,帮助我这个懒人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这在很大程度上帮了我不少的忙。也只有在这个时候,我才能解脱出来,潇洒地呼朋唤友出去喝酒。于是,我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对妻子的到来开始充满了期盼。
即使这样,也总有出现纰漏的时候。那年冬天的星期五,按照常理是妻子应该回家的日子。正因如此,我也早早地应承下了朋友的宴请。当我喝的微醺后走出饭店时,不知道地面上什么时间落下了一层厚厚的积雪。这时,我才想起并没有收到妻子平安到达许昌并接到儿子的信息,连忙拿出手机一看,才发现手机不知道什么时候关机了。重新打开后,妻子的信息接踵而来,几条信息都告诉我,她因事不能会许昌了,嘱咐我去接儿子。看到此,我连忙告辞朋友向家中赶去。当回到家属院的大门口时,远远地就看到儿子蹲在大门边,浑身瑟瑟发抖地抽噎着。看到又冷又饿又委屈的儿子,我一把将儿子揽在怀里,抱着儿子哭着说:“儿子,爸爸错了,爸爸把你忘了。”见到我的到来,儿子也顿时放声大哭起来。儿子哭的是没有大人庇护的委屈,我哭的则是对儿子的愧疚和自责。随后,我拉着儿子的手,去买了一只烧鸡回到家中,为儿子做了一顿热腾腾的饭后,坐在旁边看着儿子大快朵颐时,心中的愧疚还是久久难以退去。我知道,好吃的食物只是弥补了孩子的肠胃,却难以给他父母的温暖。
但站在另一个角度思考,我觉得应该教会儿子如何在恶劣天气下如何保护自己的知识了。等儿子吃饱喝足,心情平静后,我开始与儿子交谈起来。告诉他,当父母不在家的情况下,如何敲开邻居的门,在邻居家中躲避外面的风寒侵蚀;如何寻求邻居帮助他联系自己的父母等一系列的问题。
从那以后,我开始有意地不去接儿子,或者在学校一侧看着儿子走出校门后,能不能自己回家。随后,我送给儿子了一把家中的钥匙,告诉他如何使用家中的电器和厨房用具。没想到儿子的接受能力还不错,半年的时间内,儿子便学会了自己煎炒鸡蛋,煮方便面等。此后,每当我中午确实不能回家时,我总是打个电话到家中问儿子自己做的什么好吃的,儿子总会说:“放心吧,我吃得很好!”这一句放心吧,着实让我欣慰不已。
转眼间,儿子该上六年级了。妻子为了照顾好儿子,便请了长假来到许昌,专门伺候儿子和我的生活。时间的流失总是在不经意间,一年的时间确实太短了。在这一年间,我为儿子该上哪个初中考虑了不少,但一直都没有拿定注意。原因很简单,按照儿子所在的小学和我家的地理位置,如果正常分配的话,不是一中就是十一中。可刚放暑假时,我听到消息说,十一中和一中合并后,十一中就不会存在了,那儿子上一中是没有问题的。可反过来想想,如果儿子上一中的话,就要开始走读的生活,因为一中不能住校。我的工作非常忙,而妻子又要回家上班,这种情况下,儿子只能生活自理了。对此,我非常担心儿子会因为生活无依、缺失父母监督和关爱而影响到学习。让儿子上能住校的初中吧,可市区能供选择还真不多:许昌县三中吧,我从骨子里不认同他们的教学理念,虽然该校的管理和升学率而出名,但他们灌鸭子式的教学方法,让我很难接受,认为这种方法压制了孩子自由成长,发挥自主能动性的空间,有点像富士康。其它的私立学校吧,不太相信他们的教学质量,儿子也不愿意去。无奈之下,只得征求儿子的意见,如果去上能住宿的学校选择哪个。儿子说:“俺班有几个同学是去的一中分校。”虽然儿子的答复并不明确,我却能领会儿子的意图:如果真的要去能住宿的学校的话,那就去一中分校,因为那里有我的同学。
呵呵,儿子的话就是命令,我这个当爹的马上就落实起来。一打听,一中分校的口碑还不错:学校的张校长是一个很有思想的领导,实行小班制,每班不超过35人,学校的升学率也不错。得,就他了!让妻子到学校去一问,嘿,想去一中分校上学还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儿!前去探路的妻子说,人家早就招够了!呵呵,一所私立中学竟然如此火爆,想去上学还真不容易!无奈,只得拉下我那张很不情愿求人的脸,托关系、找熟人、走后门吧!两天后,儿子上一中分校的事情终于搞定,当我将好消息告诉儿子时,没想到他竟是十分的淡定,从他的脸上看不出一点的欢喜。呵呵,我知道,儿子其实是不想离开父母的庇护的。没办法啊,老爹不能呵护你一辈子啊,你也该放单飞了!因为,今年12岁的你已经度过了儿童时代,跨入了少年的行列。
儿子吔,在你即将跨入校门时,老爸送你几句话以供自勉:生活上要学会自理,学习上要学会自强,做人上要学会自立,做事上要学会自爱,交友上要学会自如。总之,莫因交友不慎入歧途,荒废学业难自强,不计后果乱做事,迷失方向难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