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清潩河:见证生态许昌的变迁

(2008-12-23 17:01:00)
标签:

杂谈

 

初冬暖阳照耀在清潩河上,河面上波光粼粼,水清见底,两岸的垂柳婀娜多姿,随风摇曳。看着犹如画卷的清潩河,谁又能想到这就是那条昔日的臭水河呢?
       而今的清潩河,犹如一副绿色的长卷,展示在许昌的市中心,远观蔚然而深邃,整条河都被青绿所覆盖,绿的浓酽,绿的幽深;近观花木错落有致,乔木灌木,松柏银杏,草皮草毯,眼前所及,每一处都如诗,每一处都似画。
      有人说,在许昌城的变迁中,清潩河游园的兴建是最大的手笔。不错,当初的清潩河游园绿化建设,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许昌市规模最大的绿化工程,正是在这项浩大的工程中,许昌人“撵”走了昔日的“龙须沟”,迎来了美丽的清潩河游园,它的变迁不但永久地镌刻在了许昌人的心中,更见证了生态许昌的日新月异。

●一条臭水河  许昌“龙须沟”

 

  初冬的晴空下,清潩河畔的游园内,一群老人在健身器材上有说有笑地锻炼着身体,脸上都洋溢着幸福微笑。
  “清潩河以前可是有名的臭水河。”提起清潩河的旧貌,家住河东岸的李老汉说,以前的清潩河是河脏、水臭、树少、泥多、行人少。每逢夏季,这里臭气熏天,蚊蝇满天飞,挥手拍一巴掌就能打死几十只蚊子。“别说在这里游玩了,就是路过也要捂着鼻子紧走几步。”
  清潩河游园管理办公室主任丁晓卡告诉记者,清潩河发源于新郑市西南部山区,流经长葛、许昌、临颍、鄢陵,于西华县逍遥镇入颍河,河长149公里,属于季节性的泄洪河道。
  在清潩河游园建设前,河堤两岸由于缺乏有效管理,河堤年久失修,堤顶道路高低不平,生产、生活垃圾遍地。因上游工业废水的注入,加上两岸居民粪便、生活污水以及部分单位、企业污水的排放,河水受到严重污染,致使污水横流。而河滩地则是一片荒芜,杂草丛生,死猫、死狗等牲畜的尸体随处可见,环境十分恶劣。
  此外,由于河堤道路没有硬化,没有路灯,每逢雨天,堤顶道路泥泞不堪,沟壑纵横。一到晚上,这里漆黑一片,不法分子经常出没,各种案件频发,致使人们夜不敢行。就是这样恶劣的环境,当时不少许昌人对此怨声载道,戏称清潩河为许昌的“龙须沟”。

●一项大手笔  “ 点”绿新许昌

  “1999年那是一个春天,许昌人在清潩河画了一条线,神话般地崛起了一座美丽游园……”这是一位市民改编自歌曲《春天的故事》的歌词,歌词中充分表达了市民对清潩河游园工程建设的赞誉。
  1999年3月5日,我市正式启动了清潩河游园绿化工程。与此同时,市文明办、总工会、团市委、妇联、工商联联合发出倡议书,号召全市人民为清潩河游园工程建设捐资出力,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全市105个单位,40000多人会聚在清潩河两岸,开始了一场规模浩大的义务劳动。
  “4500米长的河畔几乎成了人的海洋,来自各条战线的干部、职工个个手舞钢锨,翻地铲土,挥洒热汗,整个工地上热火朝天。”这是媒体对当时建设情景的描写。
  时任技术指导,现任清潩河游园管理办公室主任的丁晓卡告诉记者,按照当时的规划,清潩河游园建设范围北自八龙桥以北300米,南至许扶运河交汇处,全长4500米,总面积1545亩,绿化面积1054.5亩。游园绿化分为三大部分:堤顶绿化、堤坡绿化和滩地绿化。以植物造园为主,乔、灌、花、木、藤合理配置,突出大色块绿化特色,建专类植物园10处,火炬林、樱花林、合欢林、桂花林、桃林、竹园、梅园、杏园、紫薇园、藤本园,游园内有广场24处,亭廊、景石、体育器材点缀其间,园路曲径通幽。
  “彩旗飘飘、机器声隆隆、人头攒动、热火朝天。”回想起当时的建设场景,丁晓卡向记者这样描述。

● 全民共努力  终于捧硕果

  丁晓卡告诉记者,游园绿化工程火热的建设场面吸引和感染了全市人民,许多人都赶到现场观看这一壮观的场面,并主动加入劳动,还有许多市民自发地捐款捐物,为清潩河游园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市民海卫国自发捐款100元现金,并给市领导写信盛赞市委、市政府这一民心工程;市民尚喜旺夫妇将自己精心栽培的一棵有着25年树龄的棕榈树无偿捐赠给游园;不少单位和企业进行募捐活动,支援游园建设……在整个工程建设中,全市107个单位共集资2200多万元,为游园的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保障。
  正是在全市人民的支持下,从1999年3月至5月,全市107个单位克服重重困难,展开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游园建设大会战,在短短两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游园一期工程建设,共新植乔、灌、花、木、藤等各类苗木81万株,铺栽草坪30万平方米,建设广场、停车场14个,面积达9000平方米,修筑园路1万多米,打井12眼,埋地下供水管道11700米。
  2000年,建设游园二期工程,提高了游园的艺术品位,增强了服务功能。建成后的清潩河游园北自八龙桥以北300米,南至许扶运河交汇处,全长4500米,总面积1553亩,绿化面积1054亩。一个可游、可憩、可练,功能齐全的清潩河游园展现在人们面前。有人评价,清潩河游园绿化建设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许昌市规模最大的绿化工程。
  在随后的二期工程中,又增建了14个景点,每个景点都赋予历史文化寓意,突出了三国文化内涵。桥头两侧安装了草坪灯、射灯、礼花灯,使清潩河游园的夜景绚丽辉煌,古今交融,艺术品位得到进一步提高,服务功能得到进一步增强。

●    48处游园  扮靓生态城

 


  如今,当你走进清潩河游园,如同走进了童话中的仙境一般,这里到处是满目的绿色———绿树、草坪,像城市的绿肺,给人们以清新的感觉。住在城市的钢筋混凝土之中,厌烦了水泥围城的空间,陶醉在这城市的绿色之中,总有一种亲近大自然的惬意。
  市民尚先生是清潩河游园的受益者和见证人。1995年,尚先生在原健康路(现更名为建安大道)以北的清潩河西侧落户。“当时,站在门口,往东一望,都是庄稼地。现在看看,都是新建的大楼,到处都是柏油路,门口就是个公园,生活环境好得很!”尚先生感慨地说。
  市园林绿化处一位负责人介绍,为丰富市民的生活,我市在园林绿化建设上注重新、旧城区内绿地的合理分布,先后建设了清潩河游园、运粮河公园、春秋广场、运河游园、火车站广场、文峰游园、迎宾园、朝晖园、八龙游园、颍川游园、兆丰生态园、长青园等48处公园、广场、游园;在道路建设、改造的同时,辟建了魏武、魏文、建安、新兴等一批街头绿地,形成了“绿不断、园成串,百步见绿,遥目有园”的标准。 同时,建设了喷泉、雕塑、桌凳、景石,配置健身器材等213处,完善了服务功能,方便了市民活动。 这些绿化项目的完成,增加了城市绿化量,极大地改善了城市生态环境。目前,我市建成区绿地面积1227公顷,其中公共绿地322公顷,绿化覆盖面积1410公顷,绿地率、绿化覆盖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分别达到34%、  39.1%和8.9平方米,中心城区人均公共绿地达到6.5平方米。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宜居城市、国家旅游城市等荣誉称号也相继落户许昌,一个生态的许昌城已经展现在人们的面前。
  初春“野芳发而幽香”,盛夏“佳木秀而繁荫”,深秋色彩五色斑斓,严冬松柏斗雪傲霜。“森林绕城”、“城在林中”、“林水相依”的美景让每一位许昌人深切地感受着许昌翻天覆地的变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