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民间面艺:揉捏出浓浓的年俗年情

(2007-12-06 11:00:00)
标签:

杂谈

http://119.img.pp.sohu.com/images/blog/2007/12/6/10/28/1174988b8a2.jpg

     一块面团,在手中反复揉、搓、捏之后,再点上两颗红豆之后,一只浑身带刺的小刺猬便栩栩如生地展现在面前。与街头叫卖的面艺不同,这些“小动物”可不是人让孩子们拿在手中把玩的小玩意儿,而是经过上笼组摆、蒸熟之后,在新年祈福吉祥、喜庆的供奉之品——“枣山”,它的本身就充满了浓浓的年味。
      12月5日上午,在市区文峰北巷的一个小院内,应记者的要求,50多岁的薛宗财夫妇围坐在厨房内,将已经发酵好的面团在案板上一番揉、搓、擀,一块块面团在他们的手中经过缠、捏、剪、夹、按等系列的动作加工,用一两颗红豆做眼睛点缀上之后,一个个形态逼真的小鱼、小蛇、小兔、鸳鸯、刺猬、蝴蝶、小猪等造型便活灵活现地跃然而出。而后,再把这些小动物组摆在大大的圆形面盘上,缀上“云”字边,镶嵌上红枣,一个造型别致的“枣山”的雏形就做成了。上笼蒸40多分钟后,从笼中取出来,一个形状圆润饱满、动物形态各异、红枣点缀其间的“枣山”便展现在眼前。看上几眼,浓浓的年味顿时萦绕在周围,让人仿佛置身在充满喜庆、吉祥的新年中。
         “做'枣山'的功夫全在手上,凭的就是手巧。”薛宗财告诉记者,面食工艺的制作是他家中的祖传手艺,至今有几代了很难说清。10岁的时候,由于心灵手巧,他便跟这父亲学会了制作面艺,至今已有40多年了。“枣山”的每一个部分都有特定的象征意义:圆形的底盘象征太阳和月亮,以示日子红火,家庭团圆;周边的12个“云”字边代表12个月,镶嵌24颗红枣象征24个节气,中间放上双鱼代表年年有余,刺猬则寓意来年翻身,小猪则是猪拱福门等等。
      据了解,在我市及周边的各地,每逢新年到来的时候,家家户户都有蒸“枣山”供奉先祖及神灵的习俗,而新婚女儿在第一年回娘家时,“枣山”更是不可缺少的礼品。“枣山”要从除夕一直供奉到农历的二月二“龙抬头”时方可食用。近年来,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这种面食制作工艺的流失,“枣山”也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1998年临近春节时,薛宗财在一次偶然的机会看到别人做的“枣山”后,顿时想起了自幼学会的这门“手艺”。于是,他便重操旧业,尝试着在春节时蒸些“枣山”进行销售,没想到很受人们的欢迎。“‘枣山’不但寄托了人们对新年的祈福,还给人带来了浓浓的年味。” 而今,薛宗财在制作面食工艺上不断创新,还能做出各式各样的面艺造型。他最大的愿望就是将这门手艺传授给更多的人,使我们古老的年俗不被流失和遗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