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儿时的记忆中,只有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晚上,我才能真正品尝一下那象征着团圆、吉祥的月饼。
每当月亮慢慢变圆时,就是我们兄弟最幸福也是最盼望的时候了。因为,每当这个时候,当教师的父亲总会买回2斤月饼和几只苹果拿回来,而后让奶奶放在柜子里保存起来,等到中秋节晚上祭拜完月亮奶奶后,在分给我们兄弟吃。
那时的月饼是那种用冰糖、青红丝等原料作馅,外面用一层参有白糖的小麦面包裹后烤熟的,一块月饼足足有半斤的重量。虽然拿着沉甸甸的,吃起来硬邦邦的,但从月饼里散发出来的清香足使我们兄弟垂涎不已。于是,我和兄弟们就巴巴地查着指头,算计着再有几天就到八月十五了。
农历八月十五这天晚上,当一轮圆月从天空中冉冉升起,把农家的小院照耀得通亮时,我和弟弟便雀跃着把小方桌抬到院子的当中,奶奶便打开柜子拿出散发着清香的月饼和放得发黄的苹果,摆放在桌子上。燃上三株香,点燃几张黄表纸后,奶奶便朝着月亮升起的地方虔诚地跪下,口中念念有词地祈祷着保佑家庭幸福、生活富裕之类的愿望。此时,我和兄弟们便站在一边,心里盘算着自己能吃上多大一块月饼和苹果。
祈祷完毕,奶奶用手指掐下一小块月饼扔在月亮升起的地方后说:“月奶奶吃完了,你们可以跟着沾福了。”于是,我便得令似地跑进厨房,拿出菜刀递给奶奶。奶奶拿过菜刀,用力地将一块月饼平均切成四块后,便发到了我们的手中。拿到月饼的我,并不急着大口地吃,而是先用舌尖舔一下月饼,细细地享受着月饼的香甜味后,再慢慢地用手挑出藏在里面的青红丝,放在嘴里慢慢地咀嚼着
。这时,奶奶便把另一块月饼一切为二,放在我和弟弟的手中说:“去,给你二爷和大叔家送去!”于是,我便和弟弟高兴地像二爷和大叔家奔去,因为,送月饼时,长辈们总会奖励给我们一块月饼或苹果。路上,弟弟一口咬出了一块冰糖,随即吐在手上向我炫耀着:“哥,你看我这一块冰糖多大!”随后在我艳羡的目光中放进口中,慢慢地漱起来。于是,我也开始大口地啃咬起月饼来,直到也咬出一块冰糖来心里才得到平衡。
送完月饼,我便急急地返回家中,等待着村里人上我家送月饼或水果什么的。因为奶奶当时是家族中年龄最长的老人,每逢中秋夜,族人或村民便送来一块月饼以表敬重。每当看着来送月饼的晚辈们,奶奶总是乐呵呵地,毫不吝啬地拿出家中的月饼或水果分发给他们,但总不会少了我们兄弟一份。这样的送月饼的仪式,往往要持续到第二天早上。
次日清晨,我们兄弟醒来后,迫不及待地清点奶奶收到的月饼时,弟弟指着一块月饼惊讶地说:“哥,这块月饼是咱家的,我把它送到大叔家了,怎么又转回来啦?”原来,弟弟在送月饼时,馋嘴的他悄悄地在月饼上掐了一小块。听到这句话,奶奶拿起月饼仔细地端详了一阵后,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没有说话。
直到多年以后,我才明白,在那个年月,农村的家庭买来月饼很少吃的,基本都是当作礼品来馈赠给亲朋好友的。而家庭困难的总要等别人先送来月饼后,再拿着月饼转送他人的。这样,被弟弟送出去的月饼在转了几个家庭后,就有转到了我家。小小的一块月饼,却体现着人间无限的真情。
去年中秋节,在外工作的我给奶奶带回去了一箱豆沙陷月饼,奶奶吃的时候,却说没有过去的月饼香。我知道,奶奶这是想起了早已被人们淡忘了真情。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