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存款准备金率今上调 货币政策全面收紧了吗?

(2010-01-18 10:58:57)
标签:

经济

财经

存款准备金率

货币政策

热钱

美国

分类: 宏观研究
     从今天起,除农村信用社等小型金融机构外,其他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上调0.5个百分点(达到16%)。按去年12月末59.77万亿元的存款余额结算,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将冻结资金近3000亿元。上周。公开市场共计回笼资金3100亿元,创2008年4月以来最大单周回笼量,对冲到期资金后,净回笼1010亿元,也是连续第十四周实现资金净回笼,并且是继上周回笼1370亿元之后再次突破上千亿的净回笼规模。从去年19月份开始,央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已净回笼资金9520亿元,加上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而冻结的近3000亿元资金,在4个月的时间里,央行已经净回笼资金1.25亿元。1月7号,央行在公开市场操作中,分别上调了3个月央票利率和91天正回购利率3个基点和4个基点。最近央行一系列收紧流动性的信号,是否预示着管理层已经开始全面收紧货币政策呢?其对市场的影响又是怎样的呢?其对流动性收紧影响最直接的银行业和房地产业带来的影响又是如何呢?

     

    2009年12月份,M2增长27.7%,比上月末低2.1个百分点;M1增长32.4%,比上月末低2.3个百分点;贷款增长31.7%,比上月末低2.1个百分点,当月人民币各项贷款增加3798亿元;人民币同款同比增长28.2%,与上月末其平。12月份,M1和M2增速的下降主要是因为受货币政策调控的影响。但是我们同时可以发现,M1和M2货币增速之比继续上升,货币活期化继续增强,从存款的部门来看,居民和企业的存款继续强劲上升,说明工业增速继续回升,随着经济景气度的回升,企业是不差钱的,适当的收紧流动性也是在情理之中的。12月份,新增外汇占款达到2910亿元,其中,FDI达到120亿美元,也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超过100%,贸易顺差184亿美元,不可解释的部分继续扩大,说明热钱加速流入我国,这与我国经济强劲复苏和人民币升值预期加大有关。为了对冲大量热钱的加速流入,以抑制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和所带来的输入性通货膨胀的压力。对冲过剩的流动性防止对实体经济带来的冲击。
 
    11月份CPI的首次转正,12月份CPI继续攀升是大概率事件,不久前公布的进出口数据也超市场预期,1月美国纽约制造业指数从12月的4.5猛增至15.92,美国制造业持续扩张。说明了不管是外围经济还是国内经济都是有着超预期可能。但是是否意味着全球经济已经走出了金融危机的阴影呢?现在这样说,还为时尚早,热钱的大量哄高了股市和楼市,如果实体经济出现了滑坡或二次探底,那么热钱的出逃,对实体经济的危害也是很大的。热钱是不稳定的,流动性非常大,对经济的影响也是双面的,前期央行工作会议的召开,将继续保持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不变,但是细节方面没有细化。央行的考虑主要是为了保持在公开市场上操作的灵活性。在上调存款准备率之后,前期提高的央票利率却出现了走平的态势,此举就是为了缓冲准备金率上调对银行体系流动性的影响,说明了货币政策操作的灵活性。说明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一方面是为了对冲资本的加速流入,另一方面是为了配合央票利率的上调,保持了货币政策的灵活性和稳定性。
 
    从1月7号,央行宣布上调央票利率开始,沪指从3253.99点到上周五的3224.15,仅跌了9个点,并没有跌破市场重要的3200点心理关口,说明市场对这些消息从前期进行了过度反应之后,市场已经做了纠正,同时也说明上调央票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对市场的影响还是有限的。短期风险已经得到了较充分的释放。随着12月份宏观经济数据即将公布和上市公司年报的持续披露,经济超预期是大概率事件,后市有望在超预期的业绩增长支撑下和政策面稳定的背景下,走出阴霾行情。
 
    对银行业的影响,相关业内人士一致认为是有限的,虽然银行的可贷款量有所减少,但是银行完全可以通过降低超额存款准备金率来对冲,如果动态的考虑,上调的存款准备金率将会推动市场利率的上升。息差收入的增加,完全可以抵消其对银行盈利的影响。对房地产行业有一定的负面影响,但是这种作用是间接的,虽然地产行业和信贷政策息息相关,但是这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更多是针对对宏观经济的调控,并不是针对某一个行业,作为重要的支柱性产业,国家经济今年固定资产投资不会大幅减少,对房地产的放贷量不会有实质性的减少。长期来看,影响还是有限的。

与笔者交流,或使用鑫财富资讯金融终端,可登录赢家无忧网www.51winner.com 留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