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影教案
(2019-01-04 10:01:29)皮影 教案
【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欣赏皮影作品,了解皮影的造型、制作工艺等相关知识。
能力目标:欣赏皮影的美,能够表达皮影的美与其内在的文化。
情感目标:培养对传统艺术的兴趣,树立传承民族民间艺术的意识。
【重难点】
重点:
难点:
【课前准备】
教师:课件、皮影、相关资料
学生:相关资料收集
【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1、观看《西游记》的皮影戏
2、师:同学们知道这个叫什么吗?
二、揭示课题
1、师:皮影戏最早诞生在两千年前的西汉,又称羊皮戏,俗称人头戏,影子戏.发祥于中国陕西,成熟于唐宋时代的秦晋豫,极盛于清代的河北。顾名思义,皮影是采用皮革为材料制成的,出于坚固性和透明性的考虑,又以牛皮和驴皮为佳。
皮影戏,发源于我国西汉时期的陕西,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是世界上最早由人配音的活动影画艺术,有人认为皮影戏是现代“电影始祖”
师:今天老师要带领同学们去领略皮影之美
板书:《电影的始祖——皮影》
三、了解皮影文化
1、师:皮影是一种用灯光照射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
2、师:皮影戏是集戏曲、音乐、美术、文学为一体的我国古老的综合艺术。
早在汉代,中国就有了皮影戏。唐宋时期,皮影
如今,德国柏林博物馆等至今还收藏有中国古代的皮影。
四、了解皮影工艺
1.师:皮影艺术如此博大精深,同学们是不是很想知道这皮影到底是怎么做出来的呢?
师:接下来我们来简单的了解一下皮影的制作工艺。
2.皮影的制作一共有8道工序 选皮、制皮、画稿、过稿、镂刻、敷彩、发汗烫平、缀结合成,其中的工序复杂而奇妙。
(1)第一步 选皮
各地皮影的原材料有所不同。一般选用年轻、毛色黑的公牛皮、公驴皮或羊皮制作,选择的皮时要求厚薄适中,质坚而柔韧,青中透明。
(2)第二步 制皮
(3)第三步 画稿
用笔在纸上绘制皮影设计稿。
制作皮影时有专门的画稿,称为“样谱”,这些设计图稿世代相传。
(4)第四步 过稿
(5)第五步 镂刻
(6)第六步 敷彩
皮影艺人大多用自己炮制出的矿物、植物颜色着色,并善于搭配颜色,运用点染的方法使颜色产生浓淡变化,色彩效果异常绚丽。
(7)第七步 发汗熨平
脱水发汗是一项关键性工艺。它的目的是为了使色彩经过高温渗入牛皮内,并使皮内的水分得以挥发。
(8)第八步 缀结完成
为了表演的需要,一般每个皮影人物还要装置三根竹棍作操纵杆,也就是签子。
3. 师:同学们觉得这个皮影的制作过程怎么样?
师总结:皮影的制作过程包含了中国艺术家的精湛技术与中国深厚的文化底蕴
五、欣赏皮影作品
1、师:了解了皮影的文化和制作工艺,让我们知道中国的皮影艺术如此精湛,那么我们就来仔细的欣赏一下皮影作品。
生:镂空的地方
师:我们的剪纸作品也有很多地方运用到了镂刻的技巧
生:……(从服饰、人物形态上引导)
2、师:同学们有没有发现皮影人物有个特点?
生:……(人物都是侧面的)
3、师:刚才我们从角色的角度来欣赏了皮影的魅力,那么接下来让我们从皮影的造型、色彩、纹样、和工艺上来欣赏一下皮影
4、师:皮影戏通常会在庙会中出现,在舟山的庙会里也会出现一种与皮影戏类似的艺术,同学们知道叫什么吗?
六、保护和传承皮影文化
1、师:有同学在我们的生活中看到过皮影戏吗?
七、拓展、实践
师:点评
八:结课
喜欢
0
赠金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