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无障碍标识安装高度分析
(2018-01-23 09:13:10)
标签:
标识人体工学无障碍无障碍设计安装高度 |
分类: 成果报告 |
本文摘自《建筑新技术》vol7,2016
1.
无障碍标识安装高度及文字尺度的文献分析
1.1.
无障碍标识安装高度与文字尺度的研究方向探讨
首先标识尺度研究应基于国人尺度和汉字的特点,按人体工程的理论和方法进行分析研究;此外,标识尺度还应依据通用设计或包容性设计理论和方法进行类型化、用户化研究。
(1)标识尺度设计研究必须基于中国人体工程尺度
无障碍标识的安装高度与人体工程尺度高度相关,由于英美人体尺度比我国高,因此其较完善的标准不能直接引用;日本人现使用设计平均身高数据为成人男子1714mm,女子1591mm,而我国目前使用的设计标准为《中国成年人人体尺寸》中的成人男子(18~60岁)1678mm,女子(18~55岁)1570mm,虽然是1988年较老数据,并且国民体质监测公报显示我国年轻人人均身高逐代增长,但该标准仍为现行最权威、最全面的设计标准;国内涉及残疾人的无障碍人体工程数据仅见于《建筑设计资料集》第二版,但经笔者参与资料集第三版相关内容编写工作过程中了解到,该数据是依据国外资料推测,并无调研测量或科研依据;此外,我国已有未成年人人体尺寸标准,但仍没有无障碍设计十分重要的老年人体尺寸标准。
(2)无障碍标识尺度的研究必须考虑标识的构造类型
根据笔者的多年调研研究发现,无障碍标识的尺度设计尤其是安装高度必须考虑其构造或安装类型:悬挂式和横越式(标识牌垂直墙面安装的类型)标识要求足够的安全高度并考虑视线遮挡,应按底边高度计算,而地牌式和贴壁式标识则要求视线高度,并宜按中心计算,显然新版无障碍设计规范并未考虑标识不同类型的构造和功能要求,且2m以上也不适合乘轮椅者较近距离观察。可见安装高度与标识类型高度相关。日本《无障碍交通法》1.35m的要求只适于贴壁式标识,不如英美按标识类型规定尺度范围科学。
(3)无障碍标识安装高度不能简单由常人和乘轮椅者眼高算术平均得出
日本无障碍标识近距安装高度的算术平均算法存在不足,因按照人体工程学原理,人眼最清晰舒适的观察视线不是水平而是略向下的,并且上下视野角度不同,故1.35m的算法不符合人体工程学,亦无包容性设计的多用户考量(如盲人、儿童)。
(4)文字尺度则可以借鉴分析多国科研文献并加以验证
汉字的结构与笔划决定了在同样条件下其尺度应大于英文和数字,日文与汉字的亲缘关系使得其研究成果可供参考,西方文字尺度可以国外多种研究成果比较研究并予以实践检验。
2.
无障碍标识安装高度的初步理论分析研究
无障碍标识的安装高度首要考虑的使用对象是乘轮椅者的观察体验,建筑设计条件下更常用近距离(5m以内)观察的标识。事实上,人眼近距离平视能够清晰观察物体时俯仰视线角度是不同的,日本资料为仰角30度、俯视角40度,美国资料为仰角25度、俯视角35度,可用于研究贴壁式和地牌式标识。查询《中国成年人人体尺寸》标准,成年人眼高为男子1568mm,女子1454mm,并按照常人乘轮椅视线降低400mm,使用作图法计算分析1m视距下健全人与乘轮椅者的重合视野范围,从而得到标识安装高度合理区间或平均中心高度(表1)。考虑我国人均身高十几年来有所增加,建议的安装高度值为1180~1250mm。显然这种方法相较日本无障碍交通法的算术平均法更科学。
表1健全人与乘轮椅者1m观察标识的重合视野范围及其中心高度
视角取值 |
男子通用视野高度范围 |
女子通用视野 高度范围 |
男女通用视野中心高度算数平均值 |
仰角30°,俯视角40° |
729~1745mm |
615~1631mm |
1180mm |
仰角25°,俯视角35° |
868~1634mm |
754~1520mm |
1194mm |
注:来源为笔者分析计算。
对于悬挂式、横越式无障碍标识,考虑安全高度以及通常门的最低高度,笔者建议安装高度最低2.1m;此外应考虑乘轮椅者远观视角以及不被前方行人遮挡的高度,由于二者均为动态过程,计算条件极为复杂,故应满足基本条件——标识最远观察点视角在仰角10度以内。
无障碍标识安装高度还需按标识类型涉及的用户类型(乘轮椅者、视觉障碍者、使用助行器者、儿童、老人等)因地制宜具体分析,如带盲文标识须考虑人体伸手触摸较舒适的高度,大约为肘部高度上下,我国成年男子为1024mm,女子960mm;儿童为重要使用对象的环境还需考虑少儿的视线高度,但各年龄段人体尺度差异较大,设计时应做特殊分析;老年无障碍设计因无参考尺度标准,只能参照成年人尺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