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我们不提倡睡觉看书,
影响视力,阻碍发育。
但是谁叫十二月了天寒地冻,
根本起不来床呀。
在别人变成懒人时,
我可以趁机变成一个内心缤纷的懒人。
寒冷滋生孤独、虚弱、缺爱之感,
这次贴心地挑了些书,
抵挡寒夜,治愈孤苦,撑起双十二购物车…
特点是:好读、轻松、有料
看了不困、吃了不撑
让冬天不那么无聊。
野象的书单
“字一多,我就困”
——给你又暖又短的故事
1.《阿兰的战争》埃曼努埃尔·吉贝尔(Emmanuel Guibert)
阿兰是参加过二战的美国老人。书中的二战,没有英雄,没有政治,没有宏观沉重的东西。而是老人怀念的老战友,经历的奇葩事。有的地方好好笑,有的地方也很伤感。
比如写刚入伍要学的东西,“高强度训练开始了。有行军,有障碍跑,学军仪,学怎么用避孕套,怎么跟妓女打交道,连擦地都学……”
书分三本,一会儿就看完了,是人性的、有喜怒的、有温度的。
2.《无非求碗热汤喝》张佳玮
电影中无论周星驰多么落拓、不得志、遭误解、找外遇,刘嘉玲都是同一句。历经千山万水,到最后归到这么一句平淡温暖的话去:“我煮碗面给你吃,好不好?”
张家玮爱掉书袋,这本书好处是把吃的写得很有人间温暖感,坏处就是看多了有点齁。
3.《深夜食堂》漫画安倍夜郎
漫画非常值得收。凶脸温柔反差萌大叔 美食 故事=治愈力MAX。作者的画风一塌糊涂,托了生活阅历的福,故事妙超级打动人。红不起来的歌星,毒舌海苔控、卖艺老伯、喜欢倒着走路的女孩……
喜欢那句“下班后,总有个地方在等着你……吃饱了,心暖了,明天请继续加油!”
4.《小顾聊绘画》顾爷
最怕逗逼懂艺术,超可怕的混搭。推荐可以先看看顾爷的长微博、微信平台,用段子手的天赋讲绘画史艺术史,不会高深,高高兴兴看完觉得自己似乎入了点门,至少能跟人掰扯梵高、莫奈、马奈、达利等等。
5.《The Copy Book》(《全球32位顶尖广告文案的写作之道》)
据说许多书店广告类镇店之宝。
全球一流的文案大师,教你怎么写文案,以及对年轻人的一句话忠告。虽然不喜欢人家忠告我什么,但可以作为文案积累的一种素材。比如Bill Bernbach说“小坦白能换来大接纳。”还有David Abbott说“广告的精髓是,别招人烦。”(怎么感觉在教做人)
阿飞的书单
6.《重游缅湖/这里是纽约》 E.B.怀特
我做了一本摘抄的随笔集,分上下两册。E.B.怀特,跟《精灵鼠小弟》、《夏洛的网》与《吹小号的天鹅》三本儿童文学巨著的作者比起来,我可能更喜欢他是《纽约客》撰稿人,二十世纪美国最伟大的随笔作家的身份。以上两本随笔,写他的生活、住所、工作、迁徙、家人,以及很多小事,平静的笔触,深处是深刻的洞察力,以及对世界的童心。
7.《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卡尔维诺
跳出一般的小说创作形式,把情节套路都打乱,这不是一般意义上好读的小说,但是正因为没有这种负担,随便你怎么去看,都有收获。
8.《孤独旅人》凯鲁亚克
没有章法的、片段式的、不分段的、没有标点甚至是呓语式的表达。但真是因为这些看似毫无章法,又充满诗意得语句,组成了垮掉的一代。睡拉煤的火车,在港口偷渡,把灵感写在抽完的烟盒上,这个世界太久没有诗意了。
9.《罗摩桥》郑宸
一本游记性质的小说,不哗众取宠,忠于自己的表达。一本不会让你狂热却时刻想带在手边随时翻阅的书,直到结束。
10.《我们不是天使》亦舒
师太的书我读过很多本,基本是我解乏、失眠时候的读物。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师太的书大多发生在某个时代的香港,语言简洁干练,轻松从不拖沓,画面感极强,像一部不咸不淡的电影。看的时候专心致志,看过以后大脑也完全没有负担。
11.日本平面设计杂志《IDEAアイデア》 –季刊
“不只是平面设计,更是日本设计”
《アイデア》的内容大多关于平面设计,但却影响了日本对于平面设计的概念与启蒙。永井一正、龟仓雄策、伊藤惠治等日本最具创造力的平面设计大师。这本杂志重新定位了平面设计、印刷术的关系。
PS: (定价400超贵,但是每本都值得像书一样收藏,绝对不是过期就能扔掉的杂志,所以就算过期了也从来不打折!)
12.《Brand Guide-Singapore Edition》
“一本关于新加坡设计美学品牌的指引书”
如同中型笔记本般的尺寸,以资料夹的方式装订成册;除了各品牌的有趣故事与研究报告,内附的新加坡地图与导览海报以手绘质感呈现;
小小的口袋里放满介绍品牌的印刷小物,丰富的层次就像是旅人的笔记本。BrandGuide,推翻了原本枯燥乏味的工具书想象,甚至会激起你安排下次新加坡探险的欲望。
13.《字型散步》
“我们散步在城市街道,也同时散步于文字乐园”
这就是一本由字型研究爱好者所写,带你看、帮你拆解、让你看懂字型表情的专书,带你你跳脱「字型盲」的专书。
对初入设计行业的人,或者对字体设计有兴趣的人,这本书算一本通俗易懂语句不刻板无聊的教科书。
14.《365 Charming Everyday Things》日本设计日历
“日常生活的质地”
这本书渴望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日本人生活中的物品,每一件都凝聚着情感和材料的细腻。
一天一个物品就像一天一个故事,一个礼拜就成了一篇散文,一个月编写出一本小说,一年过后就串成人生。 3 月2 日的七彩瓷碗,我们可能用来共进了晚餐,到了5 月17 日,木制拖鞋的照片下写道:
「风向变了,因此出门赤足散步」。
故事很简单,人生也是。
15.《排列整齐的我》yeile
“哥的书,不多说了”
“阅读让我们灵魂更性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