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云,乳房是“生命之泉”,是“美和爱的精灵”。我国古代的文人雅士也用“隐约兰胸,菽椒初匀,凝脂暗香,盈盈紫药,乍壁莲房”的词句来表达对乳房的赞美。
女人说——从小到大,你是我最好的朋友,你不仅解读了我的美丽,更见证了一个女孩到女人从青涩到成熟的过程……因为有你,我才更女人……
男人说——乳房之于男人,不仅仅是一个令人愉悦的异性器官,更是饱含了我对女人最美好的梦想和爱恋,她既是母亲又是爱人的代名词。
这是一组触目惊心的数据:每年全球有120万妇女被确诊为乳腺癌,50万妇女死于乳腺癌。“林妹妹”陈晓旭、青年歌手叶凡、著名影星李媛媛……一个个因为乳腺癌去世的女星给我们大家敲响了警钟。于是,我们看到了“粉红丝带”运动;于是,我们看到了越来越多的女性们开始关注自己的乳房。
但是,乳腺癌依旧无情地剥夺了女性的天赋权利。为了对抗乳腺癌,根据病情和现有的医疗水平,大多数时候,只能无奈地选择病灶切除,从生理和心理上都对患病女性构成严重深远的负面影响。
在这里,让我们一起用心关爱乳房…
国内最大的乳腺医院天宜乳腺医院一名乳腺科专家透露,当时他的朋友正是给陈诊断的医生,陈在做了全身检查后被诊断为乳腺癌晚期。“她的癌细胞已经转移到全身,医学上叫‘骨扩散’。乳腺癌恶性扩散中最难治疗的一种就是‘骨扩散’,这时候,癌细胞已不能被控制,药物治疗及手术只能尽量延长人的生命。”“林妹妹”已去,给人们带来无限悲伤的同时,再次警醒女性朋友:善待自己,快乐生活。
国内著名乳腺肿瘤权威专家、原中国抗癌协会乳腺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现国内最大的乳腺医院天宜乳腺医院乳腺外科学科带头人方志沂指出,随着现代女性生活方式、饮食习惯以及周围环境的变化,这为乳腺癌的发病提供了温床。
比如这些情况易得乳腺癌:乳腺增生多年不愈,乳腺增生是一种慢病,尽管不是每一例乳腺增生都会恶变,但两者之间的诸多联系,提示人们积极保健与治疗;反复做人工流产手术;常用激素类药品或化装品;肥胖或过多摄入脂肪;精神抑郁、经常生气、精神不好;反复长期接触各种放射线如多次放射线、频繁暴露在非电离辐射环境中(如电脑、手机、微波炉)等。有媒体报道,“林妹妹”长期心胸郁结,这可能是患乳腺癌的根源。
专家警示有关调查显示,乳腺癌是女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全世界每年约有120万妇女发病,50万人死亡于乳腺癌。在欧洲女性一生中患乳腺癌死亡的概率为1/9,我国发病率逐年上升,尤其是沪京津和沿海地区是我国乳腺癌的高发地区,发病年龄高峰在40~49岁,而这一时期正是女性最成熟、最妩媚、最具母性奉献精神的辉煌时期。
两种检测方式可以有助于乳腺癌早期发现,一为每月一次的自我检查,二为定期的医学检查。
方教授介绍,乳房的恶性肿瘤绝大多数系源于乳腺的上皮组织,它的病因至今尚不能完全明了。绝经前和绝经后雌激素是刺激发生乳腺癌的明显因素。此外,遗传、饮食、外界因素以及某些乳房良性疾病与乳癌的发生也有一定关系。
乳腺癌早期一般没有什么特殊症状,一方面可通过自测,将右手放在脑后,身体平躺,然后用左手摸右侧乳房,相反的方向检测左侧乳房,检查是否有肿块,如有肿块,应引起重视立即到医院检查;另一方面是进行医学检查,可用B超等精密仪器进行检测。方教授建议,所有35岁至50岁的女性朋友,除了经常进行自我检测外,最好每年到医院进行一次全面体检。
专家警示,人类的健康状况,60%与生活方式有关。饮食上,肉类、煎蛋、黄油、奶酪、甜食、动物脂肪等,可增加乳腺癌患病率,而绿色蔬菜、水果、鲜鱼、低脂奶制品则可减少其危险性;外界因素,长久闷闷不乐、郁郁寡欢,则伤人情志。
倡导科学健康生活方式
方教授建议女性朋友,养成科学生活方式,讲究合理饮食。
平常应注意多食含脂肪低或含不饱和脂肪的豆类食物及五谷杂粮,少吃精米、精面;提倡每日喝一杯酸牛奶,减少人体对脂肪的吸收,增加免疫球蛋白的数量;青春期除适当节制脂肪和动物蛋白质的摄入外,要适当地增加体育活动,青春期少女,尤其是在月经初潮出现前夕,避免不必要的X射线及其他电离辐射,也有利于减少乳腺癌发生的危险。
对于现在流行的整容丰胸手术,方教授特别建议,最好不要做这类手术,如果非做不可,一定要到正规医院,经相关医生检查许可后,方可进行。
专家警示乳腺癌发病率的增加,无疑会对社会及家庭产生不良影响,女作家毕淑敏的小说《拯救乳房》曾淋漓尽致描述过。“诸多女明星”现象再次向女性朋友敲响警钟:再多的名利也救不了命,面对挫折,要勇敢,要开朗,要平淡,善待自己,会减少病痛。
国内最大的乳腺医院天宜乳腺医院专家建议:倡导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现代城市生活中各种导致乳腺疾病发病的危险性因素,积极预防并经常性自我检查,是使您远离乳腺疾病的必要手段。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