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榴花赋
(2025-05-30 09:51:06)
标签:
情感历史文化教育 |
分类: 古韵诗词赋曲 |
榴花赋
(以"丹心炽烈,朱夏芳菲"为韵,次用平水韵)
文万明
其天工运巧,地脉钟丹。耀朱光而射斗,含正色以凌寒。
绛萼裁霞,似割火齐之树;赤房坠露,如倾玛瑙之盘。
是以铭诸钟鼎,荐于衣冠。信矣!荣同菡萏,品越芝兰。
若乃千丝共衽,百子同心。禀阳精而独耿,输醴液以深忱。
茜袖翻风,疑坠鲛人之泪;朱冠沐雨,恍熔金母之琛。
遂使徐熙阁笔,周昉停针。懿乎!非关冶艳,实谓灵襟。
观夫午景当庭,炎精正炽。烁璇霄而欲燃,灼琳轩而如醉。
张骞植苑,尚传安石之蹊;陆凯题枝,犹带鄢陵之气。
故得绣为裳冕,铸作彝器。伟哉!后凋之性,先天之帜。
及至商素摧芳,玄英殒烈。挺孤标于沴候,振朱蕤于霜节。
雨妒尤彰,岂共隋堤竞媚;风欺愈劲,堪齐汉塞称杰。
是以楚客停桡,唐皇驻辙。允矣!赤城霞标,逊此贞洁。
至如霞铺上苑,血染西隅。承羲和之正色,夺南威之艳姝。
玛瑙瓶开,暗引烛龙之焰;琥珀光漾,潜通赤水之珠。
遂使周庐列炬,汉殿堆瑜。猗欤!焉诬近赤,菲正夺朱。
洎夫槐荫初圆,梅霖乍谢。独燃赫日之威,自破长宵之夜。
金乌坠彩,疑翻铸剑之炉;火凤梳翎,似舞燎原之野。
是以裂帛图灺,铸钟铭夏。壮矣!既丽且豪,允称花霸。
况复玄珠蜜酿,绛雪凝香。入冰瓷而沁髓,沾翠袖以留芳。
金罂垂丹,恰合清庙之荐;玉齿含露,宜充瑶席之觞。
致使妃子停骖,奚官竞酿。馥哉!既润九畹,复馨八荒。
终乃彩褪吴绡,脂零蜀机。风前犹舞赤熛,烬后仍含素晖。
化春泥而护本,待来岁以重菲。
乃歌曰:烈烈英魂,皇皇天妃。不共桃李之争春,独随寒柏耀之霜威!
典故注释:
1. 火齐之树(丹韵段)
典出《文选·左思〈吴都赋〉》:"火齐之宝,骇鸡之珍",李善注引《异物志》:"火齐如云母,重沓而可开,
色黄赤似金"。此处以火齐宝石喻榴花之红艳。
2. 徐熙阁笔(心韵段)
徐熙为五代南唐画家,擅绘花竹。《宣和画谱》载其"多状江湖所有汀花野竹、水鸟渊鱼"。
此借指画家见榴花而自愧不如。 3. 周昉停针(心韵段)
周昉乃唐代仕女画家,《唐朝名画录》称其"妙创水月之体"。
此处化用"停针"典故,
《开元天宝遗事》载宫女七夕对月穿针,遇云遮月而罢,引申为艺事中止。
4. 安石之蹊(炽韵段)
典出《晋书·谢安传》:"(谢安)于土山营墅,楼馆林竹甚盛"。
张骞从西域引石榴,晋人多种于谢安别墅,故称"安石榴"。 5. 鄢陵之帅(炽韵段)
《南史·王俭传》载:"(俭)为鄢陵侯相,庭有石榴,其味绝美"。此处双关石榴之种与将帅之威。 6. 烛龙之焰(朱韵段)
《山海经·大荒北经》:"有神人面蛇身而赤,是烛九阴,是谓烛龙"。此以神兽目光喻榴花红光。 7. 南威之艳(朱韵段)
《战国策·魏策》:"晋文公得南之威,三日不朝"。后以"南威"代指绝色佳人,此处反衬榴花艳质。
8.
铸剑之炉(夏韵段)
典出《越绝书》:"欧冶子铸剑,赤堇之山破而出锡,若耶之溪涸而出铜"。此喻榴花红艳如剑炉烈焰。
9. 清庙之荐(芳韵段)
《诗经·周颂·清庙》郑玄笺:"清庙者,祭有清明之德者之宫也"。此处指石榴可作为祭祀供品。
10. 松筠竞岁(菲韵段)
化用《礼记·礼器》:"其在人也,如竹箭之有筠也,如松柏之有心也"。以松竹耐寒喻榴花坚贞品格。
前一篇:【原创】五律·小满心怡
后一篇:【原创】七绝·芒种夏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