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于2019年8月初到日本参加第15届国际认知语言学会议,顺道参观了东京大学。每到一个国家,必访其高等学府,这是我的使命和爱好。石晶晶摄影。
亚洲进入世界一流的三所大学
石毓智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礼记·学记)
我在《怎样才算世界一流大学》一文中列出一个标准,其教授和科研人员在本校工作期间至少有10人次获得诺贝尔科学奖(物理、化学、生物、医学、经济领域最高奖)、菲尔兹奖(数学最高奖)和图灵奖(计算机科学最高奖),即所有这三项奖项加起来达10人次。按照这个标准,目前亚洲有以下三所大学已经进入世界一流大学:
京都大学:19个诺贝尔奖,2个菲尔兹奖,1个图灵奖。
东京大学:16个诺贝尔奖,1个菲尔兹奖。
希伯来大学:15个诺贝尔奖,1个菲尔兹奖,3个图灵奖。
紧随其后的是名古屋大学(6个诺贝尔奖,1个菲尔兹奖)和以色列的威兹曼科学院(Weizmann
Institute of Science,6个诺贝尔奖)。
世界一流大学还有一个共同规律,就是三大奖项都不缺席,比如斯坦福大学有46个诺贝尔奖,16个图灵奖,6个菲尔兹奖。这说明科学技术是一个整体,学科发展要平衡。
附:《教育部回应部分高校自评为世界一流大学》
新京报快讯(记者
冯琪)近期众多高校陆续公布双一流建设专家评议结果,有高校的评议结果中提到“已建成世界一流大学”。对此,9月24日,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续梅回应称:“应该清醒认识到,我们国家高等教育整体实力与世界一流高校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
截至目前,众多“双一流”高校已陆续进行“双一流”建设周期总结专家评议并公布结果。
记者注意到,9月21日,清华新闻网发文表示,专家评议称“清华大学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大学”;专家组给予国科大的评审结论为:“
国科大‘双一流’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成功达到预期建设目标,进入到全球有影响力的一流研究型大学行列。”中国人民大学的专家评审结论则为:“整体进入世界一流大学行列。”南京大学的专家评议结果中则有“学校总体实力进入世界一流行列”的表述。
对于部分高校的专家评议中提到的“已经建成世界一流大学”,教育部如何评价?9月24日,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续梅对此作出回应。
续梅表示,关于双一流建设,首轮建设时间是从2016年到2020年,今年是首轮建设的收官期。最近各有关高校分别组织专家对建设成效进行自评,是各建设学校依托专家进行阶段性的自我总结、自我评估。“应该说,经过这五年的建设,相关学校不断地汇聚优质资源、加强内涵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们国家高等教育的整体实力和世界一流大学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续梅指出,要实现到本世纪中叶一流大学、一流学科不论是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要进入世界前列,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有很艰巨的任务。
续梅表示,下一步,教育部将引导各建设高校,加大改革、提升内涵,加快建设进程,推进我国高等教育整体实力的提升、国际竞争力的提升,也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新京报记者 冯琪 校对 赵琳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