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校园里遭遇山狼
上个世纪90年代初,我来到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读书。这个学校位于丘陵地带,校园到处都是原生态的沟壑,起伏跌宕,加上杂草丛生,灌木茂密,使得校园富于变化又野味十足。
我第一学期是住在集体宿舍。一天打开大楼的一个侧门出来,就在路旁草丛里看到一只兔子,屁股后面还跟了好几只小兔子,一蹦一跳,很悠闲、很快乐。这个地方一天到晚人来人往,可是不耽误兔子们繁衍生息,也不影响它们自在玩耍。它们早已习惯了这样的环境,见了人也不回避。这些兔子都是世世代代这样过来的,因而没有怕人的基因。
第二年太太从纽约过来,我们就搬到了学生公寓楼。搬进去的第一天,我和太太晚上出来散步,月色如水,空气凉爽,颇为惬意。当路过一个大垃圾箱的时候,突然从里边跳出一只黑白相间的动物,我大惊失色,慌忙后退几步,因为从小没见过这玩意儿,也不知道它咬不咬人。后来才弄清楚,它就是传说中的獾,中学时在鲁迅的小说中读到过。这种动物加州到处都是,可是在我的家乡早已经绝迹。
我们的宿舍与教学区有十几分钟的自行车路程,中间要经过一个深沟。有一天我骑着自行车回宿舍,天色已经擦黑,途经深沟的路段,看到不远处的灌木丛中闪烁着两颗磷黄色的亮点。我一惊,意识到这是夜间活动的动物,赶紧加快脚步疾驰而过。
后来我就非常关注沟里灌木丛中的动静。一天,我终于发现了几只体型不大样子似狗的动物,一打听才知道它们是山狼,不主动攻击人,甚至有些怕人,见人就跑开,主要靠捕食野兔子为生。这下我才恍然大悟,为啥那个兔妈妈会把它们的家安在学生宿舍旁。
在夜深人静时,常听到山狼的嚎叫,虽然它们的体型小,但嗓门并不低,声音同样瘆人。一天晚上,一只山狼竟然跑到我们楼下,这让我着实有些担心。山狼不敢攻击大人,但它们会不会伤害小孩,这个谁也保不准。我的女儿就是在这里出生的,所以我总是很小心,幸好我们在那里住了不久就搬走了。
当时,我曾问了同在那里住了多年的同学,他们大都浑然不知周围有山狼存在,他们也太专注学习啦。
B后院里的獾群
在加州大学圣地亚哥拿到硕士学位之后,1996年初,我们一家搬到了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在这里我参加一个美国国家科学基金项目的研究。据说这是加州大学九个校区中最美的一个,一派田园风光。校园一边是巍巍的青山,另一边紧连着大海,在里边散步,不知不觉就走到了沙滩上。山与海之间是平阔的原生态草地。我们住的宿舍区,都是两三层的小楼房,红瓦白墙,在绿色原野的衬托下,散发出浓郁的乡村气息。
每年11月到第二年的4月,是加州的雨季,这时花草丰茂,低洼地都集满了水。从我的住处到办公室要骑20多分钟的自行车,一路上随处可见鸳鸯戏水,有一种人间美景唯我独赏的感觉。
刚到那里的时候,女儿才五个多月。我们家住在二楼,一天晚上我抱女儿在阳台上看房后的草坪,发现一群獾在蹦蹦跳跳寻觅食物。在夜幕的衬托下,它们两只泛着磷黄色的眼睛特别闪亮,似乎是一对一对的小灯在欢快地舞动。这一幕情景吸引了还不会说话的女儿,每到天黑的时候,她就闹着让我抱上,指着要到阳台去看。这群獾也非常守时,每天都要来这里晃悠一阵子。女儿静静地看着,不哭不叫,我也很享受这种静谧的氛围和特别的情调。
校园里有个大湖,紧连着大海,里边有各色各样的野生水禽。有一种野鸟,体大如鹅,能高飞远走。我经常带着女儿来这里观鸟,就是在这湖边,我教会了女儿第一首诗。“鹅,鹅,鹅,曲项向天歌……”,这么多年过去了,女儿那稚嫩的声音还不时回荡在我脑海里。
C半夜被臭鼬熏醒
1996年秋季我们一家来到斯坦福大学,我来这里读博士学位。斯坦福大学校园平阔,学校背靠几个不太高的山丘,山丘后面就是崇山峻岭,漫山遍野生长着高大的红杉树。
我们虽然都是穷学生,但是住的都是别墅。我们的两层小楼的门前是一个停车场,房后有一个属于自家的花园。各家房子又连成一圈,中间是个很大的草坪,草坪的中心位置是个沙地,有滑梯、秋千等各种小孩游乐设施。
我住的房子,楼下是客厅和厨房,楼上是两间卧室。刚到的时候,晚上睡觉时常被一种莫名的刺鼻“香味”熏醒。很快,就搞清这是一种叫臭鼬的小动物发出的。白天不知道它们都躲在什么地方,只有深更半夜才光顾我们的后院,大概也是来寻找食物的。借着窗户的灯光,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些小动物,比松鼠稍大,毛呈黑色调,从头到尾巴方向穿插几条白色带,尾巴总是翘着。过了不久,我们就习惯了这种味道,晚上睡觉再不被它们干扰。
加州到处都是野鸭子,不足为奇,但有一次遭遇让我至今难以忘怀。有一年的四月,雨季刚刚接近尾声,春暖花开。一天我打开后花园的门,迎面一晃一摇来了一群野鸭子,是一位鸭妈妈带着一群刚孵出的小鸭子,“嘎嘎”直叫朝我们的后花园走来。在半年的雨季里,鸭妈妈也不知道经历了多少艰辛,才养育出这群可爱的小鸭子。她大概是来向每家每户报喜来了,不知别人如何反应,起码是给我带来了很大快乐。
D 梅花鹿来派对
在斯坦福读书期间,一个周末我们一家到学校的后山上野炊。刚把食品摆好,就看见附近的灌木林中跑出来两只可爱的梅花鹿,我们还来不及惊喜,接着就是三只、四只……大概有二三十只。我屏住呼吸,小心翼翼,赶快拿出傻瓜相机拍照。可惜时间久远,这些照片都不知道哪里去了。
鹿在中国文化里是吉祥之物,但是从来没有在野外见过。这次与鹿群的不期而遇,给我们的体验太神奇太深刻了。2010年我回斯坦福访学时,女儿来看我,我们又到斯坦福后山上寻鹿,果然看到远处山坡上有几只鹿正在吃草。2015年,我送女儿到美国读书,又来到这里寻鹿,就在路边又看到了几只。每次都没有让我们失望,不知是我们的运气太好,还是这里的鹿实在是多。
鹿是很温顺的动物,真正凶猛的动物也离校园不远。从斯坦福大学开车往后山的方向走,不到半个小时就进入崇山峻岭的红杉树原始森林,在盘山的小道上行驶,会看到加州大黑熊和山豹的路标,提示行人这里有野兽出没。还有一些路牌提示游人遇到这些动物时如何自我防卫。这些标示牌让人毛骨悚然,我的运气也足够好,从来没有遭遇过那种危险。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