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石毓智
石毓智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7,940,068
  • 关注人气:14,02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汉语是个人智慧的支撑  ——暑假提高中学生语文能力第62讲

(2015-08-03 09:00:04)
标签:

365

教育

文化

分类: 暑假提高中学生语文能力100讲

汉语是个人智慧的支撑  ——暑假提高中学生语文能力第62

 

作者  石毓智 

 

        中国的父母对小孩的教育出手都是很狠的,既舍得砸钱,也舍得牺牲小孩的快乐。有些父母在小孩上小学之前,就把他们送到“纯英语”的幼儿园学习,也有父母送孩子到各种英语的夏令营强化训练。可怜天下父母心!

        可是,很少有父母想这样的问题:为什么要学母语?母语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汉语是我们的母语,是千百年来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所以它博大,所以它精深。学习母语,不仅仅是掌握一种传递信息的工具,也是培养一个人的智慧。即使最简单的一些词语里边都包含着这个民族的智慧和文化。       

        汉语具有悠久的文化传统,包含着大量的成语典故、名言警句,它们不仅是智慧、文化,也是一种道德标准、价值判断。比如来自儒家典籍《论语》的词语就有一大堆:和为贵、见义勇为、成人之美、既往不咎、巧言令色、三十而立、三省吾身、一以贯之、循循善诱、功亏一篑、登堂入室、言而有信、慎终追远、无欲则刚、临危受命、见利思义、不念旧恶、行不由径、文质彬彬、敬而远之、先难后获、述而不作、诲人不倦、学而不厌、举一反三、分崩离析、祸起萧墙、暴虎冯河、色厉内荏、道听途说、患得患失、求仁得仁、发愤忘食、乐以忘忧、志士仁人、因人废言、杀身成仁、欲速则不达、一言以蔽之、温良恭俭让、既来之则安之、杀鸡焉用牛刀、知其不可而为之、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是可忍孰不可忍、道不同不相为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等等。

语言中还有大量的富有表现力的词语,比如现在流行的“忽悠”这个词,它并不等于“欺骗”,也不同于“欺诈”,是很难准确翻译成英语的。此外,“忽悠”含有一种韵律美,跟“忽闪”、“扒拉”等一样,这种特征更无法翻译成其他语言。再比如,“咱俩谁跟谁呀”,说的是两个人关系很铁,钱财不分,不必计较,然而从字面上却看不出这种意思。这种表达比比皆是,一个老外很难掌握它们。

如果一个人只能用一种语言来表达事实判断,比如“我买了一个苹果”、“今年我发了三千元奖金”等,那不叫真正掌握了这种语言。很多新加坡的年轻父母,自己的英文水准就是在这种层次上,开始就只允许小孩说英语。他们的英语是,英美人听起来费劲,中国人听起来迷糊。新加坡的官方语言是英语,但是这里的英语只是停留在非常技术的层面上,既不精深也不博大。新加坡的汉语也只在中小学里作为第二种语言来学习,很多家里也不说,官方场合也不用。所以我认为新加坡是没有真正母语的国家,他们只有第一语言。这样的教育环境,只能出技术性的人才,比如经营保险业啦,搞点儿计算机组装呀,而不可能出现大思想家、大科学家、大作家的。我还真想不起来,哪一个影响整个华人世界是新加坡的教育培养出来的,更不要说影响世界的人才啦。相比之下,台湾和香港,他们是以中华语言文化的教育为主的,这些地方很出了一些影响整个华人世界的大作家,也有几个诺贝尔奖、菲尔兹奖获得者是在这两个地方受的中小学教育。

麻省理工学院对它的本科生作过一次调查,发现很多学生的母语都不是英语,都是来自于双语背景的家庭。这说明,母语不仅不会妨碍小孩的智力发育,还有利于开发他们的智力,培养出超人的智慧。

    我想对中国的年轻父母说句心里话:汉语对小孩的智力成长是至为关键的,一定要把母语学好。而且,英语学习不是越早越好,要在小孩掌握母语到一定的程度再开始,而且英语的学习不应该以牺牲母语的学习为代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