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汉字偏旁解码中国人的思维 ——暑假提高中学生语文能力第34讲
作者 石毓智
汉字是表意文字,从中可以揭示中国人的历史思维轨迹和价值观。今年是羊年,下面咱们就以今年的“成语1号”——尽善尽美为例来说明“吃文化”对汉字造字原理的影响。
为什么说“尽善尽美”是羊年的“成语1号”?因为“善”和“美”这两个概念都是与“羊”有关。
“美”和“善”的造字原理一样,都是会意字。根据《说文解字》,“美”由“羊”和“大”构成,就是“羊大”为“美”,这是视觉范围。许慎认为“善”与“美”同义,有的时候它们确实意思相近,比如既可以说“善恶”又可以说“美恶”。然而从字形构造上也可以看出它们的意思是有所不同的。“善”的古体字是由“羊”和两个“舌”构成的,即吃起来美,这是味觉范围。
“羊大”为美,说明“美”是注重于视觉、外在的,所以它向美貌、美声、美服等外在的含义方向发展。然而“善”字形原来下面是两个舌头,指品尝羊肉的感觉,所以它向内在的、道德的语义方向发展。“美”和“善”的这种区别在《诗经》中已经出现。比如《诗经·硕人》中“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其中的“美”就是指外形漂亮。《邶风·凯风》有“母氏圣善,我无令人”,其中的“善”就是指内在的品行高尚。
成语“尽善尽美”出自《论语·八佾》,原文为: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韶》传说是尧舜时的音乐,《武》为周武王时的乐曲。“尽美”是乐曲旋律达到最高的审美,“尽善”是道德达到最高境界。
《应用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0版)是这样解释“尽善尽美”的:形式和内容都很完美。这是现在的解释,古代“尽善”指的不是一般的思想内容,而是指道德品质。
“美”和“善”也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思维特点,那就是从饮食上来认识世界。这两字都与羊肉有关,古人认为羊肉是六畜中味道最美的,所以才会有上述用法。我曾经写过一篇《舌尖上的中国人思维》,列举了汉语这方面的大量例子,比如“吃香、吃开、吃青春饭、吃劳保、吃父母、文化盛宴、手机套餐”等。英语这类概念就与汉语的不同,不是从饮食上说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