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人而无信”是什么语法结构?——暑假提高中学生语文能力第10讲

(2015-07-19 09:48:00)
标签:

365

教育

分类: 暑假提高中学生语文能力100讲

“人而无信”是什么语法结构?——暑假提高中学生语文能力第10

 

 作者  石毓智  

        我相信绝大多数人都知道这句话的大致意思,但是很少有人了解这句话所代表的上古汉语的什么语法结构。一般人都把这里的“而”字解释成现代汉语的转折连词,那意思就是“作为一个人而不讲究信用……”。虽然这种理解不能算错,但是不够准确。其实这句话反映的是上古汉语特有的一种语法结构,“而”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它所在的句子表示假设或者条件,其后一定还有另一句话表示相关的结果。同类的例子还有:

 

        子产而死,谁其嗣之?——《左传·襄公三十年》按:如果子产死了,谁来继承他的位置?

    管氏而知礼,熟不知礼?——《论语·八佾》按:如果说管氏知礼节,谁还不知道礼节?

        

          “人而无信”出自《论语·为政》,原文为: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论语·为政》

   【译文】孔子说:“如果一个不讲究信用,不知道他如何能行!好比大车子没有安横木的輗,小车子没有安横木的軏,(即使有牛有马)如何能走呢?”

 

     輗:大车辕端与衡木相连的部分。读ní。

     軏:小车车辕前端和车衡相衔接的关键。读yuè。

 

         一个人再有才华,拥有再多的财富,如果没有诚信,就走不远,也做不大。这是儒家思想的精髓之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