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石毓智
石毓智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80,351
  • 关注人气:14,01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学老师评《非常师生——孔子和他的弟子们》

(2015-07-16 21:09:20)

    按:现在国内的图书市场非常混乱,被各种恶意的炒作给搅得乌烟瘴气,使得那些假冒伪劣的书籍大行其道,让读者精神和经济双损失。但是,令人欣慰的是总是有明白人,愿意静下心来读一些书,并把自己的感受拿出来交流。下面是一位中学老师阅读拙著的心得体会。


中学老师评《非常师生——孔子和他的弟子们》

 

【读书交流】读《非常师生——孔子和他的弟子们》

温州七中  吴立选

    今年寒假,我认真阅读了《非常师生——孔子和他的弟子们》一书,感受到了孔子与他的学生的人格魅力,一个史上最伟大的老师,一群史上最出色的学生,他们的言行被后世读书人奉为千古经典。这是一部在轻松自然中讨论教师和学生关系以及孔子之所以成为万世师表的难得的好书。这部书确实有让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是研究孔子的一部难得的力作。

    在弟子篇中的孔子的监督员——子路一文中,作者写道:“比圣人还牛的人,就是敢管圣人的人。这个人就是子路。在所有的弟子中,子路,只有子路,敢对孔子做的事不高兴,敢批评孔子,几次成功阻止了孔子失足,挽救了孔子,避免了他老人家晚节不保”。

    孔子烦子路,是因为子路太坚持原则,不知道变通,而且子路还得理不饶人。表面上看孔子骂子路,是因为他粗鲁,话太直,不懂察言观色,争强好胜。然而深层次原因则是子路这个监督员的身份。这个监督员,让孔子避免犯错。人人都有犯错误的可能性,如果缺乏监督机制,那么孔子将成两个乱成贼子的帮手,这不论在当时还是后世,孔子不挨骂,恐怕是不可能的。

     在石毓智教授眼中,孔子便是这样一个真实存在的人,操守自然是高尚的,却也有着七情六欲,遇到事情也会有个人情感,处理事情也会有自己的偏爱。比如,他对学生有无限的爱,但老话说十个指头还有长短呢,孔子对学生也多少有点分三六九,他特别喜欢听话的学生,不喜欢子路这种不懂变通,直言不讳,经常管自己的学生。孔子也有点小心眼。一天,孔子正在上课,一个青年闯进来,拿着宝剑舞了一阵,剑锋好几次逼近孔子,孔子动也不动。后来孔子收了这个青年做学生,他就是子路。但是孔子时不时会让子路难堪。比如说,子路、公西华、冉有、曾皙侍坐那一次,子路说了自己的理想,却落了个“夫子哂之”的下场。还有一次,闵子、子路、冉有、子贡围在孔子身边。子路看上去刚强英武,其他人则温和正直,安详从容,孔子就说:“像子路那样,是不得好死的样子。”再完美无瑕的人,也难免要跟普通人打交道,要接受一些人的帮助或者恩惠,也可能与某些人产生矛盾……孔子跟我们每个人都一样,生活上也有不愉快的,也会跟人结疙瘩。孔子又跟一般人不一样,他有自己独特的方式来处理与这些有过节的人。

读了此章节,让我感触颇深。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自然难以媲美圣人,那么犯错误是在所难免,我们应该虚心接受别人善意的意见,发现问题应该及时改正,要时刻反省自己的得失。我一直在思考,如何做向孔夫子学习,做一名优秀的教师,如何更好地传道授业解惑。

    首先,教师需要不断反思和交流。作为一名教师,要成长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不能闭着眼睛一门心思的往前走,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和教学方式,从中找出不足,督促自己改进提高,这正是教师成长进步的不竭源泉。同时,教育、教学不是孤军奋战,而是教师团队集体努力的结果,一个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学生是各位教师共同心血的结晶。我们也要虚心接受别人的批评与建议,并从中吸取经验教训。

    第二,教师需要不断学习,新教师不仅应在知识结构和教育教学理论方面不断完善自己,而且应该跳出专业领域,扩大知识面。

    第三,教师应该热爱学生,要包含着对学生的尊重、理解和宽容,耐心关注学生的成长。而且,教育的爱需要智慧,需要教师选用最恰当的方式表达。这些都需要我们新教师在实践中慢慢摸索和总结。

    第四,教育、教学是过程性的,要遵循一定的规律,不可能一蹴而就。虽然每一位教师都希望自己迅速成长为一名好老师,能带好学生,但是学生的成长和教师的成长都是一个过程,是有规律的,在这个过程中挫折和困难在所难免。

    通过上个学期的教学教育工作,我对教师职业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也发现了很多不足,我将在接下来的工作中不断完善自我,坚持上好每一堂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