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杨振宁对翁帆说的“家祭无忘告乃翁”

(2015-06-24 08:40:16)
分类: 教育、科技和创新


         上过学的人都知道爱国诗人陆游的《示儿》这首诗:“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它引起了世人的共鸣,感动了历史。类似的,爱国科学家杨振宁先生在他的自传《曙光集》也表达了同样的情怀:

        幸运地,中华民族终于走完了这个长夜,我看见了曙光。我看不到天大亮了。翁帆答应替我看到。

         那么什么是杨先生所说的“天大亮”呢?在杨澜访谈时,杨先生对此做出了具体的阐释:

         杨振宁:我憧憬,我希望,过十年二十年三十年以后,中国的人均收入达到了发达国家的水准。这是第一。第二,中国的文化传统,是恢复了几千年文化里的优点了,而又吸收了近代西方文化里的优点,变成一个综合性的新的一个影响世界的文化。我想这个是可能的。从一个立场讲起来,甚至于可以说是非常可能。可是,当然不敢讲一定是这样,这里头的未知数还很多。

         翁帆:就是我很感动,他会说我会替他看到天亮。有时候我们讲话,他会说,假如将来是这样这样的话,你不要忘记告诉我一声。

杨先生的精神跟陆游是一样的,他讲的第二个“憧憬”尤其重要,因为这攸关中华民族的兴,也是中华民族强盛的保障和标志。

杨先生是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华人,也是对世界影响最大的华人。杨振宁与米尔斯提出的科学假设“杨——米尔斯存在和质量的差距”,被列为当今世界10大数学疑难问题之一,国际数学界悬赏100万美元给解决这个问题者,此问题迄今还没有人能够攻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