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石毓智干正事
(2015-02-25 10:37:07)分类: 语文学习与汉语研究 |
2015年春晚流行歌的10大语文错误
2015-02-19 20:35:05
虽然我呼吁了几年,可是很遗憾,今年春晚的语文错误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甚至出现在刘欢、刘德华等这些一向比较严谨的老牌歌星的歌曲里。因为问题太多,无法一一列举,下面略举数端,希望以此唤起大众的注意,用以提高大众爱护母语和用好母语的意识。
❶刘欢《从前慢》歌词:清早上火车站,长街黑暗无行人。“清早”指“早晨太阳刚出来的一段时间”,此时旭日东升,天早已经大亮了,人们大都开始晨练、买早点或者忙碌一天的事情。哪里还会“长街黑暗无行人”?这是词作者分不清“凌晨”和“清早”而导致用词错误。
❷刘德华《回家的路》歌词:说一说羞涩开口的倾诉,灯火就在不远阑珊处。这两句话就有两个用词错误。“倾诉”的意思为“把心事尽情诉说出来”,与“羞涩开口”意义矛盾,更与“说一说”搭配不当。这就好比说“笑一笑害羞的狂乐”,前言不搭后语,令人不知所云。此外,“阑珊”指的是灯火将尽或衰落的样子,因为古人点的是蜡烛或者油灯,所以烧到最后会出现先灯光衰弱的现象。现在用的都是电,就不会再有“灯火阑珊”了,即使深夜的路灯依然熠熠生辉。词作者不知道“阑珊”的含义,才会写出“灯火就在不远阑珊处”这样的句子。“阑珊”是描写灯火的状态,两者不可分离,这如同说“灯火就在不远明亮处”一样不靠谱。
❸李宇春《锦绣》歌词:芙蓉城三月雨纷纷,四曰绣花针,红烛枕五月花叶深,六月杏花村。杏花跟桃花一样,都是先开花后长叶子,早春时候花就开了,时间一般在三四月间。杜牧的《清明》道: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不知道词作者用了什么样的转基因技术,硬让“雨纷纷”与“杏花村”同一时光的景致差了三个月!
❹筷子兄弟《小苹果》歌词:秋天黄昏与你徜徉在金色麦田。在广大的北方地区,麦子是在6月初熟的,这是夏初之时。有人抬杠会说,黑龙江和甘肃等地的麦子熟得比较晚。其实,即使黑龙江这些气温低地方,也是8月初就收麦子了,此时还没有立秋或者刚刚立秋。起码可以说,“金色的麦田”远不是秋天的典型特征。2013年春晚有一首《风吹麦浪》,把麦子成熟季节与深秋的金黄色的银杏树放在一起,这是大错特错。我已经写过一篇博文指出这首歌的常识错误,但是不幸的是,《小苹果》的词作者又犯了同样的错误。可能作者也没有农作物的知识,认为麦子成熟于秋季大概也是从《风吹麦浪》那里学来的。由此可见,流行歌对年轻一代的贻误之大。
❻筷子兄弟《小苹果》歌词:春天和你漫步在盛开的花丛间。“花丛”是指聚生在一起的多株花木,既包括花朵也包括枝叶。《小苹果》的“盛开的花丛”属于用词不当,为表达错误,“枝叶”如何能够盛开?
❼筷子兄弟《小苹果》歌词:秋天黄昏与你徜徉在金色麦田。“黄昏”是太阳已经落去、天快黑的的时候,此时如何能够看到“金色麦田”?这是典型的意象错乱,不管什么颜色的植物这个时候都会变成“暗黑色”的。这就好比有人说“在漆黑的夜晚他行走在五彩缤纷的花丛之中”。
❽筷子兄弟《小苹果》歌词:冬天雪花飞舞有你更加温暖。“冬天雪花飞舞有你更加温暖”,这里用了程度副词“更加”,那就等于在说“冬天飞舞的雪花本来是温暖的”,因为有了你相伴,雪花的“温暖程度”又更进一步,结果变成了“更加温暖”。如果说这世界上有“温暖的雪花”,那一定有“夏季寒冷的骄阳”。
❾凤凰传奇《最炫民族风》歌词:苍茫的天涯是我的爱。“苍茫”指“空旷无际”,意为没有边际,如“苍茫大地”、“暮色苍茫”,然而“天涯”为“遥远的天边”,意思就是个“边际”,所以用“苍茫”修饰“天涯”是驴唇不对马嘴!此外,“天涯”指肉眼看不到的极远的地方,如王勃的诗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而“苍茫”是种视觉感受,所以两者也拉扯不上。
求真精神代表着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也决定一个国家的科技发展水准。如果大众缺乏求真精神,这个国家就不可能创作出影响世界的文艺作品,更不可能生产处引领世界的科技产品。
那么,求真精神首先应该从对待我们母语的态度上培养起。
2014年春晚流行歌的语文问题(修订稿)
2014-02-02 23:03:34
去年我写了《2013年的春晚流行歌的语文错误》,各大媒体相继转发,引起了全国关注。本期待能够引起春晚编导的注意,提高一下今年春晚的语文水准,可是仍然问题多多。
从春晚流行歌的歌词写作,可以看出现在语文教育的危机。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歌曲经过那么多人审查,竟没有人发现这些明显的语文错误。因为这是一个向大众普及语文知识的最佳窗口,我就再为大众义务服务一回。
一、用词不当。“当看过这世界的每片沧海桑田,最美的还是家里的屋檐。”“沧海桑田”是个时间概念,意思是大海变成农田,农田变成大海,比喻世事变化很大。词作者显然是把它错会成一个地方,用来比喻世界的每一个地方。这种错乱就好比一个人这样说:“我经历了80年代、90年代,最美的还是我家那个窗户”,这让人听起来前言不搭后语。
二、为了追求押韵而胡乱用词。这是这首歌词最大的写作问题,造成了这首歌意象凌乱,文意不通,结构不对称。比如歌词开头这四句:“春风,吹在旅途的起点;夏雨,打湿同一片云天;秋叶,收到你的明信片;冬雪,转眼又是一年。”“旅途的起点”、“云天”、“明信片”、“一年”这四样东西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作者应把它们硬扯到一起,就是为了押韵,没有其他理由。
为了押韵,作者甚至放弃了意思上的连贯。前两句“春风吹在”和“夏雨打湿”都是说“春风”和“夏雨”做了什么,紧接着的下一句“秋叶”按理应该是跟“飘落”一类的动词,可是突然变成了“收到你的明信片”,莫名其妙:到底是“秋叶”收到别人的明信片呢,还是别人收到了“秋叶”的明信片,让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特别是最后一句,“冬雪,转眼又是一年”,又把“冬雪”作为时间状语,第三者客观叙述时间流逝。
四、艺术想象力偏狭。这首歌与“屋檐”较上劲儿了,反复咏唱屋檐,诸如“最美的还是家里的屋檐”、“最美的那片小小屋檐”、“家里的那片小小屋檐”。我看作者选择“屋檐”没有别的理由,就是为了与其他句子押韵罢了。其实,“屋檐”是一个家庭建筑最不起眼的地方,用它代表家庭也不典型。
这四句“怀里,有你紧拥的温度。眼里,有你微笑和痛哭。心里,怀念每一年围炉。梦里,你在回家的路”。本来是唱对方的方方面面,什么“你紧拥”,“你微笑”,突然来了一句“心里,怀念每一年围炉”。“围炉”为什么在这里出现,也就是为了凑一个押韵的句子。
五、没有主题不知所云。到底这首歌是关于爱情的,还是关于思乡的,还是关于珍惜时光的,似乎都像,也似乎都不像。这种“四不像”的流行歌现在很普遍,这不是艺术的新风格,而是缺乏生活、缺乏想象力、特别是缺乏古文修养的一代人的“苍白呻吟”。
六、前后照应矛盾。杨坤和郭采洁唱的《答案》中,杨坤:比如美酒和咖啡,都是水。郭采洁:可是一个让你醒,一个让你醉。他们两个必有一人正好唱颠倒了,杨坤是先“美酒”后“咖啡”,郭采洁则是先“让你醒”后“让你醉”,这样前后对应起来就成了:“美酒让你醒”和“咖啡让你醉”。其实,他们俩中的一人只要颠倒一下顺序,比如杨坤唱“比如咖啡和美酒”,问题就解决了。
七、不懂语法导致的表达错误。汉语的“多”是一个感叹标记,用于赞叹程度超乎寻常,带有强烈的感情,比如说:“她多漂亮呀!”但是“多”这种用法不能用于陈述句,比如不能说:“*我希望她永远多漂亮。”然而杨坤和郭采洁的《答案》就犯了这个低级语文错误:“所以说,永远多长,永远短暂,永远很遗憾”。其中的“永远多长”可以用于今后语文教学的病句修改例子。
八、主宾语搭配不当。流行歌的词作者语文水平往往很有限,只要一个主语下有三个并列的谓语,往往会出现搭配问题。杨坤、郭采洁的《答案》:那滋味时而在飞,时而下坠,时而有落泪。“在飞”、“下坠”可看做比喻,还算凑活,然而“滋味在落泪”则牛头不对马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