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我一个人在办公室里写东西,突然听到外边“咣咣”有人敲门,随着我的“请进”之声进来了一对日本夫妇,后面还跟着一个华人翻译。一进门这两个日本人就点头哈腰连连道歉“打扰了,打扰了”。原来他们看到我门上贴的一张《为什么中国出不了乔布斯》书的封面照,说他们对这个问题也很感兴趣,日本人也很应该思考,所以想见一下作者。
他们停留的时间很短,给我照了一张相,留下了一张名片,希望我有机会去日本交流。男士是日本公立国际教养大学的教授,毕业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名字叫滨本一郎。
令我吃惊的不是碰见这两个日本不速之客,而是华人(包括新加坡、香港、台湾、大陆的)和日本人的鲜明对比。我这张书的封面照片已经贴在办公室外面四五个月了,不知有多少师生看到,可是没有一个人表示过有兴趣,更没有人进到我的办公室来跟我聊聊这个话题。日本人的科技世界领先,远远超过亚洲其他国家,然而他们的国民还抱持着这样的反省精神和自我警觉,中国人与日本人这方面的差距才是最可怕的。真令人感叹!
其实,在乔布斯的创业过程中,苹果公司的好几个核心技术发明都是日本人做出的。比如,iPod的芯片就是日本东芝公司发明的,乔布斯用1000万美元买来了这项专利,该产品挽救了苹果公司的命运,为乔布斯人生最后10年辉煌打下了基础。
这让我想起了另外一件事。1920年,日本政府把爱因斯坦邀请到日本讲学。日本是唯一一个亚洲国家邀请过爱因斯坦的。爱因斯坦途径新加坡、香港等华人地区,没有人对他感兴趣,更没有人安排他讲学。爱因斯坦在日本讲学,日方是靠卖门票给报酬的,讲座面向大众,场场爆满,一场就是几千人听讲,结果爱因斯坦大发了一笔钱。爱因斯坦在其回忆录里对日本人大家赞扬,认为日本人是世界上最有礼貌、最有智慧的民族。
结果,上个世纪40年代,日本人汤川秀树在本土获得第一个诺贝尔奖,迄今为止,日本本土已经有22个诺贝尔奖,3个菲尔兹奖。去年的3个物理学诺贝尔奖全部被日本人囊括。日本人做到这一点不仅仅是钱的问题,还有更重要的因素,值得我们借鉴。
技术上的差距是可以看得见的,意识上的差距则是难以觉察的。然而如果不缩小意识上的差距,技术上的差距不仅不会缩小,甚至还会扩大。
2015年1月15日志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