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骂出来的古典文学作品

(2014-11-16 11:28:46)


中国文学史上不少优秀的作品,其实都是骂人骂出来的。在民间,会骂人被看作有才的表现。《诗经》中的诗歌不少是骂人骂得精彩而被当成诗歌记录下的,三千年后的今天成了高等学校课堂的内容,这是古人始料不及的。最有代表性的是《相鼠》,它收入由著名语言学家王力主编的《古代汉语》。

 

相鼠有皮,        老鼠还有皮,

人而无仪。        人却无威仪。

人而无仪,        人而无威仪,

不死何为?        不死又怎地?

相鼠有体,        老鼠还有体,

人而无礼。        人却无礼仪。

人而无礼,        人而无礼仪,

胡不遄死?        为何不快死?

 

       这原本不是为了流传后世而创作的文学作品,只是骂得很有灵感,很有技巧,很犀利,很形象生动而已,就被记录下来了。目的可能是为了那些看热闹不怕事大者欣赏。

       上面范伟说的那句“我激动个屁”,背后是一个历史悠久的结构规律。形容词后面加上一个来自脏话的词语,表示强烈的否定,这种用法起码有三千年的历史。“且”是个象形字,本义是男根,《诗经》中就有用它来表示强烈的否定。请看《郑风·褰裳》:

 

            子惠思我,        你要是真想我,

      褰裳涉溱。        就挽起裤脚过河。

      子不我思,        你要是不想我,

      岂无他人?        姑奶奶我还怕没有其他人追?

      狂童之狂也且!    小兔崽子你狂个鸟!

 

        这几句话把一个大胆泼辣的女孩子的形象活灵活现地刻画出来,使得我们透过三千年的时空,看到一个非常有个性的青春女孩。骂得虽然粗鲁,但这种态度却是中国古代不可多见的自由、自主的女性主义的思想光芒。即使失去了爱,起码也还有“骂”的权利。

        古今表达“男根”这个概念的词语一直在变,然而它的这个表示否定的用法始终没有变。从宋元以后,“鸟”是文学语言很常见的一个字眼,表示强烈的否定。男性的生殖器形状像鸟,所以就用来比喻男根。《水浒传》中的不少英雄几乎每句话都离不开“鸟”,似乎离开“鸟”就说不成话。咱们抽出鲁智深的几句话来欣赏欣赏:

 

    智深道:“打甚鸟紧!明日都看洒家演武使器械。”

智深道:“你却怕他本官太尉,洒家怕他甚鸟!俺若撞见那撮鸟时,且教他吃洒家三百禅杖了去。”

 

        大致说来, “打甚鸟紧”就是说“不要紧”,但是前者要有力得多,而且还带一种特殊的风格,拥有蔑视一切的气概,非常能体现鲁智深的性格。如果不懂这个“鸟”字的用法还真无法读懂《水浒传》的精髓之处。

         现在的人,如果不知道这个“鸟”字的这个用法就会闹笑话。比如,从报纸上看到,安徽的一位教育工作者名字竟叫“光鸟”,不少人看了都会摇头,说这爹是怎么当的,怎么那么没文化呢!上海一所大学别出心裁,给夫妻都在该大学工作的颁发“比翼双飞奖”,有一对获奖的教授夫妻拒绝领奖,理由是不愿意做“鸟夫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