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为何加州大学圣巴巴拉能十年六获诺贝尔奖?

(2014-10-08 09:51:46)


 为何加州大学圣巴巴拉能十年六获诺贝尔奖?


         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的中村修二获得今年的物理学诺贝尔奖,他是过去10年来该校第六个获得此殊荣者。

         我于1996年到圣巴巴拉加州大学工作,而且我还有一个特殊的便利条件来观察这所大学是如何运作的,又是如何突飞猛进的。我在那里参加了李讷教授主持的美国国家科学基金项目,前后断断续续有四五年。李老师是该校研究生院院长,是大学的第二把手,连任了三届,前后十几年,他参与了当时这所大学的“高端人才物色计划”。

         在我刚到这个大学的时候,该校的诺贝奖还是空白。聊天时,李老师不时跟我提到,他们如何选择可获诺贝尔奖的人才,并提到他亲自坐飞机到日本请人。那时李老师就跟我提过,日本一位研究液晶电视的物理学家很有可能获得物理学奖,我记不清楚说的是不是今年获奖这位。

         要知道,加州大学圣巴巴拉校区只有几十年的历史,是一所很新的现代化大学。所以,它的成功经验很值得我们的大学借鉴。我有几点感受来与大家分享。

 

        慧眼识英才的学校领导

         要办一流的大学,必须具有慧眼识英才的大学领导。那么,就不能只是把已经获得诺贝尔奖者请来讲学或者短期工作,也不是让那些获奖者退休后来国内大学养老。在这上面我非常佩服李讷教授的鉴别能力。

         1997年暑期,一天我跟李老师一起吃午餐,李老师说他的一位中学同桌同学现在普林斯顿大学物理系工作,有望拿到诺贝尔奖。我当时听了心里想,李老师是不是在吹牛,诺奖岂是瞎预测的?而且此人还是他的中学同学,怎么会这么巧?当时我根本就不敢相信李老师的话。然而,1998年崔琦拿了诺贝尔奖,他就是李老师所说的那位。结果公布后,李老师还让我看了他们俩的中学合影。

         李讷老师与当时的大学领导共同组织了一个“杰出人才物色计划”,这些年该校诺奖获得者大多是这个计划的成果。我的一个感慨是,要把大学办好,钱只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领导要有眼光和胸怀。

 

        校园要像田园那样静谧

         圣巴巴拉加州大学为何能够取得如此骄人的成就?这还与它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分不开。圣巴巴拉是个著名的旅游城市,背景是巍巍的青山,面向太平洋。城市没有现代化的高楼,一般楼层都在三层以下,绝大部分是平房。市区沿太平洋蜿蜒而建,大部分住家都在海岸边或者山腰上。最让人称羡的是这里的气候,常年气候入春,凉爽宜人。里根、杰克逊就住在这里,很多好莱坞的明星也在这里有别墅。

         大学校园就在城市的郊区,周围是大片的自然保护区,校园与太平洋连在一起,在校园里散步,不知不觉就走到平阔的沙滩上。

         当时李老师就跟我说过,一位要来这里工作的日本学者(不知是不是今年诺奖这位)来这里一看,说就不想走了。

 

        大学要像修道院那样单纯

         我在这个大学工作学习时,校园里不见任何补习班、创收班,一到假期整个校园安静得如偏僻农村,只能见到一些做实验和研究者。要说这里的气候条件这么好,大学老师可以想各种名堂来办班创收,肯定会吸引世界各地的人来,可是他们选择的是静静地做自己的事业。

         其实,我去的几个美国大学都是如此。大学校园很安静,老师也很单纯,平时搞教学,假期做科研。只有这样,大学的质量才能上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