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石毓智
石毓智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80,351
  • 关注人气:14,01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是怎么发现梅祖麟剽窃的?

(2014-07-03 23:44:53)
分类: 汉语学界的那些事儿


 

        梅祖麟头上的光环吓死人,他是康奈尔大学胡适讲座教授,台湾中研院院士,曾任国际汉语言学会会长。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梅祖麟曾到北大中文系做系列关于汉语语法史的讲座,吕叔湘、朱德熙都去参加了。

        我没去美国之前,梅祖麟的名字就如雷贯耳,我那时对梅是崇敬有加。在1996年威斯康辛的学术会议上,我第一次看见梅,主动跟他打招呼,梅祖麟连连摆手走开,说道:“我太累了,要去睡觉。”那时心想梅祖麟不愧是个牛人,不屑于跟小人物说话。

         我做汉语语法史的研究时,梅祖麟的文章是必看的,因为他太权威了。所以,我那时对梅祖麟崇拜都崇拜不过来,哪里敢想梅祖麟这样的大牛会有什么学术不端行为,他应该是所有汉语学者仿效的典范!

         可是,有一件事情彻底改变了我对梅祖麟的看法。

         2002年,毕业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陈忠敏博士来国大任教,他是丁邦新的学生。我们两个以前在美国就认识,很能谈得来。他来的第一天就到我办公室聊天,讲了一件让我十分震惊的事情。

         陈忠敏在此前一年的暑假,到浙江霍衢调查了3个月方言,回美国后写成一篇论文,是讲方言语音的历史层次的。跟我一样,他对梅祖麟也很崇拜,就把论文寄给梅一份请教。梅祖麟很快给陈忠敏回了10页的长信,对陈的论文大加赞赏。可是梅祖麟在其半年后发表在《中国语文》上的一篇文章,把陈忠敏的主要观点和调查例证都用在自己的论文中,而且没有提陈忠敏的名字。陈忠敏感到非常意外和生气,没有想到梅祖麟竟做出这样的事情!

        更令陈忠敏气愤的是,他把自己关于霍衢方言的论文先后送到台湾的中研院的刊物和北大的《语言学论丛》发表,这两个杂志都请梅祖麟审阅,梅的意见都是“陈文毫无学术价值,建议不发表。”陈忠敏对梅祖麟的做法感到十分气愤和无奈。

         我当时听了陈忠敏的话,半信半疑。我当天晚上查了两项资料,让我惊呆了。

         一是梅祖麟在商务印书馆出版的论文集中有一篇回忆录说,他当年写一篇文章需要罗杰瑞发现的语言例证,可是梅没想到竟在自己的论文里发现了罗杰瑞的例证。梅祖麟说罗杰瑞很厚道,没有追究他抄袭罗的例证。这说明梅祖麟抄袭别人的论文是长期的一贯的,而且抄都不用心,抄完发表了,就忘记自己论文讲的是什么。我想,如此荒唐的一件事情,梅祖麟竟把它作为学术美谈来炫耀。

        二是我以前做研究时,觉得梅祖麟和太田辰夫的很多观点都十分相似,这时我就好奇地对照一下两者之间的关系。我吃惊地发现,梅祖麟起码有5篇论文的核心观点抄袭自太田辰夫1957年的论著《中国语历史文法》,而且还多次抄袭太田辰夫中的很多例子。梅祖麟怕别人发现,还做了很多掩饰工作,就把太田辰夫的原来例子排列顺序打乱。这是故意掩盖抄袭的恶行!

        第二天,我把我的发现告诉了陈忠敏,并说决定把梅祖麟长期的抄袭行径公布于世。陈忠敏有些担心,告诫我:“梅祖麟的力量太强大了,是扳不倒的。”但是,我的学术良知告诉我该怎么去做,后来就陆续公布在《北大中文论坛》上,由此引起了海内外学界的一场很大的风波。

        然而,在华人的圈子里,邪恶的力量总是大于正义的。我披露了大量梅祖麟剽窃的证据后,梅祖麟不仅没有受到应有的谴责,反而我和陈忠敏成了众矢之的,一些大腕儿的围剿对象,还有一些“势利”派新秀的疯狂围攻。

        这些所谓的学者们呀,除了追逐名利,你们还能干什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