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季的《拍马屁》相声里有这么一句话:“你不拍别人的马屁,这有可能;然而别人拍你的马屁,你拒绝接受,这一点你很难做到。善拍马屁者会让你舒舒服服地接受。”
现实世界中,小人得志的案例太多太多。为什么?因为小人能做出常人做不出的事情,小人最常用的手段就是拍马屁。
沈家煊和江蓝生是社科院语言所仅有的两个学部委员,他们两个过去十多年来先后担任社科院副院长、语言所所长、《中国语文》主编、《当代语言学》主编等重要职位,是引进提拔刘丹青的关键人物。刘丹青如何来谄媚这两位决定他命运的人物呢?下面讲三件事情,供大家欣赏。信息来源要么是我亲自所见,要么是当事人直接转述。
刘丹青对江蓝生如是说:“江院长(江蓝生时任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您的文章看起来真过瘾。如果我有一阵子看不到您的文章,就觉得没有灵感。”
刘丹青在一次社科院的讲座上,谈一个语法化问题,短短十几个幻灯片,就有三次是引用沈家煊的论述的,把沈家煊的话作为语法化的“指导思想”。其实,沈家煊根本没有做过语法化研究,只是写过国外语法化理论的评介文章。
2005年在上海的一次汉语语法会议上,第一个大会发言的是沈家煊。沈家煊在打开PPT时遇到个小问题,会议有专门的技术员帮助解决技术问题,然而坐在第3排正中间的刘丹青立刻从座位中挤出,迅速到台上帮助沈家煊捣鼓电脑。最后还是由技术员解决了这个问题。
一个谄媚文化风行的国家是不会产生大师的,一个拍马溜须盛行的学界是不会有出息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