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梅祖麟剽窃证据(一) ——起底康奈尔大学教授和台湾“中研院院士”发家史

(2013-08-23 09:55:34)
标签:

梅祖麟

太田辰夫

剽窃证据

分类: 汉语学界的那些事儿

 


 

     还历史以公正,探讨华人造假欺诈的历史根源,希望在华人世界建立起诚信文化,期待华人中出现真正影响世界的大师。这是我的学术使命,也是我今天为什么做这件事情的原因。

 

         梅祖麟,1933年生,前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的侄儿,前燕京大学校长梅贻宝的儿子。他解放前即到台湾,后到哈佛大学读书,为康奈尔大学“胡适讲座教授”,台湾“中研院院士”。

         梅祖麟的剽窃行为是长期的,一贯的。出道时剽窃朋友的文章,前后起码有5篇论文是剽窃日本学者太田辰夫的,即使他已经功成名就成了大名鼎鼎的学者之后,仍把一位博士生暑期3个月的田野调查结果占为己有。

         2002年,我在《北大中文论坛》上连续披露梅祖麟的剽窃证据。结果引来了海内外汉语学界的铺天盖地围攻。北大某些学者为了掩饰梅祖麟的学术道德问题,就强令把这些帖子一一删去。但是历史不能忘却的,任何不道德的行为是抹不去的。

         时任台湾“中研院院长”李远哲亲自过问“梅祖麟剽窃”一事,让“副院长”曾志朗(也是搞语言学的,与梅祖麟皆为“中研院院士”)组成个调查委员会,他们弄了几个月后,得出的结论是:“梅祖麟剽窃证据不成立,决定保护梅祖麟院士的清誉。”

         大家不要误以为我今天曝光梅祖麟的剽窃证据,是出于同行嫉妒。在学术上,我的贡献和影响力远远大于梅祖麟。下面就让数据来说话。

        

    梅祖麟,学术谷歌上前10篇论著的引用率为323次,学术影响因子为13分值,迄今没有出版过一本中英文学术专著,只在商务印书馆出版过一本论文集。

石毓智,学术谷歌上前10篇论著的引用率为1608次,学术影响因子为27分值,迄今已经出版16本中英文学术专著,专著在中英文两个世界最优秀的出版社出版。

 

造假欺诈,是华人的痼疾,根深蒂固的文化。现在国内造假成风,假冒伪劣产品泛滥,都是这种文化的极端表现。下面我计划一步一步披露海外华人语言学者,如何编造汉语的假数据和假例证来忽悠西方人,在Language等这些杂志上发文章,来谋取自己的功名利禄。此外,还会对《中国语文》有关负责人如何利用自己的特权,在国家刊物上发表自己粗制滥造的文章,另一方面排斥、打压、诬陷竞争对手。

梅祖麟今年已经80岁了,他已经享受了一辈子的靠剽窃而换取的功名。我原来打算等他百年之后再公布这些证据,但是考虑到这样做是不公平的,那就是不给梅祖麟为自己辩护的机会。所以决定现在发布。与此同时,我也用电邮通知梅祖麟发布这篇文章的信息,让他来为自己辩护。

梅祖麟出于一个显贵的家族,然而他身上则有典型的中国富家弟子的恶习,就是自己享受着荣华富贵,还要到大街上踢叫花子的饭碗。这方面的劣迹,暂时先不谈。

下面是对梅祖麟发表于《中国语文》1990年第3期的《唐宋处置式的来源》一文的分析,其中的观点和例证抄袭自太田辰夫《中国语历史文法》(1957年)。只是抄袭证据的样品分析。梅祖麟的其他剽窃证据将会陆续公布。


梅祖麟剽窃证据(一) <wbr>——起底康奈尔大学教授和台湾“中研院院士”发家史

梅祖麟剽窃证据(一) <wbr>——起底康奈尔大学教授和台湾“中研院院士”发家史

梅祖麟剽窃证据(一) <wbr>——起底康奈尔大学教授和台湾“中研院院士”发家史

梅祖麟剽窃证据(一) <wbr>——起底康奈尔大学教授和台湾“中研院院士”发家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