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没有文字的文明奇迹 ——参观三星堆、金沙遗址感怀

(2013-06-15 16:15:11)

 

 

         偷得浮生半日闲,讲学闲暇之际,与朋友一起参观了蓉城附近的三星堆、金沙遗址。太震撼了,三千多年前的古蜀文明竟达到了如此发达的地步,令人难以相信!特别是对我这个中原人来说更是如此,因为我一直认为古代巴蜀就是蛮荒之地,没有超越茹毛饮血阶段。陈设的玉器、金饰、陶器、青铜器,琳琅满目,美轮美奂。特别是金沙遗址的镇馆之宝——太阳神鸟,设计异想天开,工艺巧夺天工,人间那得几回闻!

         那么,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是,后来古蜀文明为何消亡了?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它在与中原文明的竞争中,被和谐了,被吸纳了,最后消失得无影无踪?答案也许就在这些出土文物上。三星堆和金沙遗址挖掘出成千上万件文物,但是没有一件是有文字雕刻的。这与中原文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甲骨文、青铜器、玉器上,都雕刻着大量的古文字。可以推测,古蜀文明还没有发展出文字,他们的手工制作技艺都是靠口耳相传下来的。人类有着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内在冲动,如果有文字,必定会反映在这些饰品上。

          毫不夸张地说,古蜀文明代表着一个没有文字的文明所能达到的极限。没有文字记录的文明是脆弱的,如果一次自然灾害或者病疫造成了大量成年人死亡,就可能导致这种高超的手工技艺失传。没有文字的文明,发达往往表现在具体的手工技艺上,人们不能进行抽象的哲学思考、科学探讨,也没有文学成就,顶多也就是些民间传说。即使在手工艺上,因为缺乏文字,知识技艺也就无法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就很难进步了。

         中华文明是由多种不同的文明混同而成的,所以它强大的生命力来自于很早就有了汉字这个书写系统。

         汉字在中华文明的创造、传承、传播上立下了第一功,中华文明的延续和发展还是要依赖汉字,所以我们要掌握它保护它。那些主张汉字拼音化的人是幼稚的、天真的、甚至是不怀好意的!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李白《蜀道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