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一次的悲剧说明,防火意识的薄弱是致命的。下面谈谈我在海外的一些观感,供大家思考。
在美国,学生宿舍的厨房、居民厨房,都有烟雾报警器。做中国菜,油锅过热冒烟,就会诱发报警器,刺耳的声音让你必须马上做出反应。
美国的大小宾馆都有完备的防火设施。如果有烟雾,报警器首先响鸣,接着置于天花板上的喷水管道自动打开,开始向各个角落洒水灭火。
斯坦福的教学楼、办公楼每年都要做几次紧急疏散演练。事先通知大家,听到刺耳的报警声,必须在几分钟内迅速撤离。工作人员要定期检查,看大楼里有没有报警声音传不到的地方。
大小楼房,都有紧急疏散图,告诉你遇到紧急情况,特别是火灾,如何逃离。
稍微大点的建筑,入口可能只有一个,然而出口则一定是多个,这些出口从里边可以随时打开,外边则是锁着状态,进不来人。以免出现紧急情况大家向一个出口涌去,发生践踏死亡事故。
不太高的建筑,窗外还有逃生梯。如果室内发生火灾,人们可以从窗口安全逃离。
所有的建筑附近都有消防栓,划出供消防车辆停靠的地方,任何时候其他车辆不得占用。
建筑内部设计都考虑到火灾时的情况,走道走廊有很多的严实的门隔开,防止失火时烟雾迅速向整个建筑扩散。
防火意识不能懈怠,防火设备不能偷工减料打折扣。
附录:
记者3日晚进入吉林宝源丰禽业有限公司事故厂区,对发生火灾的车间进行了近距离观察。该建筑为单层钢结构戊类厂房,用于禽类屠宰加工车间及冷库,发生火灾的厂房面积大约1.7万平方米,过火车间已经只剩下钢框架结构,车间内堆满了过火后的废墟,工作人员正在清理现场。记者仔细观察后,并没有看到现场有干粉灭火器、应急灯等火灾应急设备。
“最基本的消防设备都没有见到过,车间里没有应急照明灯,没有灭火器,也没有看到过消火栓。”吉林宝源丰禽业有限公司的一位火灾幸存者说。
数据显示,我国公共消防设施“欠账”严重。公安部有关负责人在今年5月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一些地方消防规划落实不到位,消防站、消防供水等公共消防设施建设滞后。全国地级以上城市消防站“欠账”30%,市政消火栓“欠账”26.5%,农村公共消防设施严重缺乏,难以适应灭火救援的需要。
消防设施难以发挥作用的另一个原因就是群众的消防知识匮乏。“从来就没有火灾应急演练,即便是有设备也不知道怎么用,灭火器都没碰过。”一位吉林的火灾幸存者告诉记者。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