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误解《易水歌》
(2012-04-21 18:19:01)
标签:
杂谈 |
荆轲的易水送别的两句歌词也经常被人误解,认为反映了他视死如归的悲壮誓言。这两句歌词是: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实际上这两句也包含着英雄自信的乐观主义精神。拿这句话跟荆轲临行前与太子丹说的那句话相比,“往而不返者,竖子也”,马上可以发现有所不同。在先秦汉语中,“往”和“返”相对,着眼于所到达的目的地,这里即指秦国。也就是说,荆轲计划进入秦国还要出来,并不是简单地与秦王同归于尽。然而“去”和“还”相对,先秦的“去”与现在的意思正好相反,着眼于出发点,比如“去秦国”义为“离开秦国”,这里的“去”只能理解为“离开燕国”。荆轲这句歌词真正的意思是说“壮士离开燕国再也不回到这里了”。燕国并不是荆轲的家乡,他是因为国家被秦国占领而逃难到燕国的,那么如果再回到燕国就意味着自己行动的彻底失败。荆轲清楚,此去不管胜还是败,他都不会再回到燕国。如果胜利的话,那么秦返回了六国的土地,自己也可以回到卫国,或者任何一个国家,安居乐业,读书击剑。如果失败的话,那也谈不上回到燕国的事;自己即使侥幸脱身,秦王也饶不了燕国,想回也无法回。
也就是说,荆轲的易水歌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是自信、乐观,盼望着自己的家园的恢复;第二层是为了自己的理想而义无反顾,抗击暴秦而视死如归。只有这样也才能了解英雄丰富的思想感情。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