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应提倡“寓乐于教”

(2012-04-17 10:42:35)
标签:

杂谈

 

“孔庆东&石毓智谈教育”(一)

 

   “阿木兄”网友:我儿子现在四岁。问:此年龄孩子是否该尽可能教其识字、算术、背诗?现代教育观念认为应该玩,但我现在对西方传入的理念很怀疑。

 

   :儒家文化中把“学习”看得太严肃,往往把“学习”与“玩耍”分得太开。中国传统提倡“寓教于乐”,忽略了“寓乐于教”。我讲几件事情可供你参考。

    我女儿三岁时上了斯坦福大学的Bin幼儿园,这是美国十佳幼儿园之一。他们什么书都不给小孩子,变着花样让小孩子提高动手能力、交际能力。斯坦福大学附近的硅谷有一家“少儿发现博物馆”,那里有从一岁到十几岁小孩玩的项目,通过玩耍,让小子理解水、空气、园等的性质。美国大大小小的风景名胜点都有教育性的环节,比如旧金山附近的蒙塔瑞水族馆,就有个15分钟的鱼类仿生学电影,其中讲到日本新干线的车头是模仿某种鱼类的头型以减小阻力。洛杉矶的迪斯尼乐园有一个很重要的项目“儿童发现馆”,全是高科技,比如机器人可以悄悄从你身边走过,让你不辨真假。美国的大小景点,都有一个博物馆,介绍这里的历史、生态等。

我在《为什么中国出不了大师》一书中提到,高端人才的培养需要一个良好的大众素质,而大众素质的提高,要从小孩从整个社会抓起,不仅仅是学校里的事情。

我们现在的旅游业很发达,但是纯粹为了玩,而忽略了一个重要环节:寓乐于教。政府部门也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

其实很多科学都是从“玩耍”中发展起来的。中国在这方面的意识非常落后。给你举两个例子。我们的祖先发明了围棋,现在中日韩三雄并立,然而我去年在斯坦福访学时吃惊发现,他们的数学系竟开设了一门“围棋中的数学”,老师是“纯粹的洋人”。我们玩了几千年的围棋,也没有玩出个“数学”来。斯坦福还开设了一门“打结的数学”,类似织毛衣中的数学,我相信我们广大民众织毛衣的水平比他们高多了,但是咱们总是停留在实用的水准上。中国人是世界上最爱赌博的民族,然而从赌博中发展起来的“概率论”也没有我们的份。

不善于从玩耍、游戏中学习、发现科学,把玩耍和学习分得太开,是中国教育应该改善的一个方面。

 

好了,我说了这么多。下面让我们听听孔庆东老师的意见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