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韩寒抄袭姜昆

(2012-03-10 17:20:51)
标签:

韩寒

抄袭

姜昆

韩仁均

儿子韩寒

文化

韩寒抄袭姜昆

石毓智

 

         根据新闻媒体的报道,一些小摊贩把到处收集来的死猪肉、死猫肉涂上羊油,烤了以后当羊肉串卖赚钱。文化界也有这号人,收集别人的噱头、段子,经过表层处理,作为自己的观点兜售给观众。

         韩寒成名以后,到各个电视台传授自己的学习经验。这么一个不会学习、也不学习的人,经验从哪里来呢?就把娱乐界的一些笑话拿来改装改装,作为严肃的教育问题来向广大师生推广。

        韩仁均的《儿子韩寒》是给这位明星儿子的传记,记录自己儿子的光辉历程。韩寒是个文学神童,但是他能耐大,还对数学教育有“真知灼见”(87-88页):

 

         专出莫名其妙题目的情况不但在语文教学中存在,在其他科目也有类似的情况。韩寒在20003月上海电视台录制《有话大家说》节目时举过一个例子。他说:“现在这种应用题出的什么题目。比如有一个浴缸,先放水,放到一半把那个塞子拔掉;然后漏水,漏到一半程度再塞住;再放水,放了一会再拔掉,然后边放边漏,问什么时候能够漏完。这是应用题吗?出应用题的那个人在家里就是这么洗澡的?现在有些报纸上说,这是锻炼人的逻辑思维能力,你看现在那些数学是在培养人的逻辑思维能力吗?(按:这是个病句,“那”应为“哪”,“吗”应去掉)一张张试卷发下来,一个类型的题目做呀做得很熟,这不是题海战术是什么!”那番话(按:“那”应该为“这”)曾引起了许多现场嘉宾和观众的同感。(按:“同感”应为“共鸣”)

 

         这并不是什么韩寒个人对数学教育的“真知灼见”,而是抄袭自姜昆、唐杰忠1989年春晚相声《着急》。请看有关对话:

 

           昆:你不知道六年级功课有多难。

         唐杰忠:怎么个难法?

           :出了一道题,说有一个大水池子,往里灌水,开这放水管的话,48个小时给放满;开这个排水管的话,69个小时给排完。两个管子一起开,几时灌满这个水池子?你这不是吃饱了撑的吗?你说你,国家水这么紧张,你灌水开排水管干嘛呢!

          唐杰忠:他那不是出的算术题吗!

 

    韩寒的谈话与姜昆的相声,举的例子类型一样,说明的道理也是一样。这说明韩寒弄不清楚娱乐噱头与数学教学并不是一回事。

我敢肯定韩寒根本没有遇到过这种数学题。为什么?因为韩寒所说的就不是一道数学题,这个题要有解,开水管和放水管的大小一定不一样。姜昆说的是把池子灌满,所以开水管一定要大于排水管;韩寒说的是把池子漏完,那么一定是排水管大于开水管。然而韩寒没有给出这种条件限制,韩仁均还把他作为佳话来传播,很能说明这两个人的数学基础是什么。

中国教育的乱象,就是让韩寒这些不会学习也不学习的人,到各大媒体谈自己的学习经验。真令人啼笑皆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韩寒谈创作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